本報編輯馮雨瑤
根據同花順iFind的數據,截至12月9日,已有26家a股市場上市公司率先公布了2024年的業績預測。其中兩家公司未公布凈利潤變動,其余24家公司2024年凈利潤預期為18家(包括15家公司略有增長,2家公司略有增長,1家公司扭虧為盈),另外5家公司略有減少,1家公司繼續虧損。
具體來說,根據預測凈利潤同比增長的上限,上述26家上市公司中有12家預計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長10%以上。其中,北京正和恒基濱水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和聯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云科技”)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00%以上,分別為118.51%、101.04%。此外,立訊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精密)、銅陵有色金屬集團銅冠礦山建設有限公司、合肥科拜爾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拜爾”)預計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排名第一。
從預測凈利潤規模的上限來看,11家公司預計在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上限超過1億元。其中,立訊精密以136.91億元暫居榜首,成都嘉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一連科技有限公司暫居第二、第三,年凈利潤上限為6.55億元、2.89億元。
此外,根據編輯的梳理,上述預期的17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半導體、航空設備等領域。作為回應,中國企業資本聯盟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證券日報》,這表明上述行業目前具有較高的繁榮和發展潛力。
以消費電子為例,立訊精密預計2024年凈利潤將達到131.43億元至136.91億元,同比增長20%至25%。公司表示,今年內,通過內生和外延,繼續擴大現有業務的發展,進一步深化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積極布局新產品、新技術、新領域。公司憑借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工藝領先優勢和精密智能制造領域強大的平臺能力,實現了跨領域資源整合,促進了消費電子、通信、汽車等業務部門的高效協調,促進了公司在預期增長軌跡上的穩步發展。
陜西巨峰投資信息有限公司投資顧問主任郭一鳴告訴《證券日報》,消費電子行業正處于穩定復蘇階段,在人工智能技術促進行業創新和新產品,行業復蘇趨勢預計將繼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變化,消費電子產品的使用體驗將進一步改善,對于細分、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具、智能汽車或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
與此同時,許多上市公司表示,隨著新技術的迭代升級和新業務的有效性,它們為公司的利潤提供了新的支持。例如,聯云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為0.81億元至1.05億元,同比增長55.08%至101.04%。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數據存儲主控芯片、AIOT信號處理和傳輸芯片不斷迭代,兩類芯片產品矩陣不斷豐富,促進公司年收入增長。
“通過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上市公司可以開拓新的市場和客戶群體,實現業績的穩步增長。與此同時,擁有領先技術和創新產品的公司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這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柏文喜說。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