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編輯王寧
11月18日,原木期貨第一批三份合同正式上市。
“原木期貨和期權上市是繼2013年國內首批林產品期貨品種——纖維板和膠合板期貨上市后,期貨市場為木材行業的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大型企業將努力完善原木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行業穩定發展,提高中國林產品的價格影響力。大商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冉華在出席上市儀式時表示,作為全球木材消費大國,中國原木進口量居世界第一。近年來,原木價格波動較大,工業對沖需求強勁,木材期貨的發展具有真正的市場基礎。
市場參與者認為,新期貨品種的推出有效地填補了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空白,是提高服務深度和廣度的有力見證。
增強中國木材工業的影響力
據了解,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和產品加工國、貿易國和消費國。年木材加工產值超過2萬億元,商品木材貿易量超過2億立方米,進出口貿易額超過600億美元,年木材消費量超過6億立方米。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原木期貨和期權的上市,可以幫助木材行業企業轉移市場風險,穩定進口成本,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總經濟學家何輝表示,利用期貨等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已成為工業企業管理價格風險、穩定生產經營的重要手段。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針葉原木進口國,近年來,木材等商品市場價格波動,原木期貨和期權上市,有利于形成開放透明的市場價格,增強全球木材行業的影響力,也有利于促進產業升級,為木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原木期貨和期權上市后,大型商業研究所期貨和期權品種數量分別增加到22個和17個,覆蓋品種更豐富,服務業能力進一步增強。下一步,大型商業研究所將加快創新發展,努力為中國現代化新征程做出更大貢獻,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建設世界級的期貨交易所。
期貨公司歡迎新的機遇
在期貨市場人士看來,原木期貨有利于提高中國在全球原木市場的價格影響力,期貨市場也將幫助相關行業提高高質量的風險管理能力。
中衍期貨投資咨詢部副經理徐賢鵬告訴編輯,現階段原木現貨市場定價存在一定模糊,原木期貨上市有利于國內原木市場價格透明度和標準化,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更公平的價格,幫助國內市場價格成為全球原木貿易的錨定價格。同時,由于原木下游主要是建筑業,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行業需要價格風險管理工具,原木期貨的推出恰逢其時。
徐認為,應利用原木期貨的有力工具,更好地為實體行業服務,挖掘生產、貿易和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幫助行業減少價格波動的影響。
安糧期貨投資咨詢部負責人鐘元告訴編輯,原木期貨上市給期貨公司帶來了許多機遇:一是原木期貨作為一種新品種,為期貨公司提供新的業務增長點,幫助期貨公司擴大業務范圍,增加收入來源;二是期貨公司可以提供風險管理、套利策略、套期保值策略等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提高市場競爭力;第三,隨著原木期貨的成熟,期貨公司可以在行業中建立更高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客戶和資源。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