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張智博
基金股息有助于提高投資者的收益感,合理控制管理規模。自2025年以來,公開發行基金,特別是債券基金,自年初以來就開始了“大股息”模式。截至最新,公開發行基金股息總額已超過去年同期的1倍,總額超過76億元,其中10只基金股息總額超過1億元,債券基金仍是股息的主要力量。
1 基金年分紅金額超過76億元
據《證券時報》統計,根據股權登記日,自2025年以來,已有135只基金分紅(統計全部股份),分紅總額約76.38億元,較去年同期34.42億元大幅增長121.91%。
從類型上看,債券基金(純債券、混合債券、部分債券混合)仍是基金股息的主力軍,92只債券基金股息總額41.68億元;指數基金(被動指數、增強指數)29只參與股息,股息總額29.29億元;股票基金(部分股票混合、靈活配置、QDII)共有11個,分紅總額4.9億元。此外,一些REITS、FOF也參與分紅。
自2025年以來,債券基金表現相對穩定。摩根士丹利管理的摩根純債券穩定增利A和融通基金管理的融通歲增利A是回報率最高的兩只基金,復權單位凈增長率分別為0.67%、0.55%。
對于債券基金的未來市場,申萬宏源認為,2025年債券市場整體收益率預計將繼續呈現下降趨勢,利率債券進入“1%時代”,10年期國債收益率預計將在1.3%~2.0%之間,信貸利差將保持低位,債券市場整體波動將更加頻繁。利率債券供應同比顯著增加,信用債券發行量同比穩步下降,信用債券資產短缺仍難以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開年以來分紅的基金中,華夏滬深300ETF分別有3只寬基ETF、中國證券A500ETF、摩根中證A50ETF分紅26.46億元,2138.15萬元,1868.64萬元。這是摩根中證A50ETF2024年的第三次分紅,累計分紅比例達到2.42%;本次分紅是中國證券A500ETF的2024年度首次分紅。
2 許多中長期債券基金產品脫穎而出
從單一產品的角度來看,自2025年以來,共有10只基金的股息總額超過1億元。其中,華夏滬深300ETF股息26.46億元,排名第一;華夏鼎豐排名第二,股息10.16億元,由華夏基金管理。其次是三只中國銀行基金,中國銀行瑞享受定期開放,中國銀行證券匯宇定期開放,中國銀行悅享受定期開放股息金額約5億元。
從分類上看,中長期純債務基金占分紅總額超過1億元的基金多數,共7只。此外,華夏滬深300ETF、國泰納斯達克100和招商恒信30個月分別關閉為被動指數基金(QDII)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
1月8日,華夏基金發布《華夏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利潤分配公告》,基準日基金凈值為4.1179元,可分紅總額為72.9億元。本次分紅方案為每10份基金分配0.66元,總分配26.46億元。
華夏基金指出,從大型資產的角度來看,a股確實面臨著許多壓力,主要來自中美之間的利差。但市場情緒處于低谷,但也給樂觀者帶來了機會。以最新發布的制造業PMI數據為例,盡管2024年12月出現了一定的季節性下降,但它仍連續第三個月站在繁榮和干燥線上,服務業PMI上升了1.9個百分點,顯示了政策對經濟的驅動作用。
從基金分紅比例來看,四只基金的分紅比例超過10%,鵬華盛世創新A、國泰納斯達克100、興華安聚純債C、興華安聚純債A排名前四,分紅比例為11.69%、11.29%、10.18%、10.14%;另外,農銀匯理平衡雙利,易米遠見價值一年定開A、華夏鼎豐等7只基金的股息比例超過5%。
鵬華盛世創新A是部分股票混合基金,每10只基金分紅1.525元,總分紅9552.52萬元,這是2025年的基金 年第 1 第二個股息。國泰納斯達克100是QDII基金,每10只基金10元,總股息2.74億元,目前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六。
3 200只基金即將分紅
哪些基金即將支付股息?據數據寶統計,根據股權登記日期,1月13日至15日,另有200只基金將獲得股息,總股息為50.59億元。
其中,南方基金兩大寬基EFT分紅總額居前,南方中國證券交易所500ETFT分紅總額居前、南方中國證券交易所1000ETF分紅15.92億元,7.95億元;易方達穩定收益B緊隨其后,金額6.98億元;易方達上證50增強A、博世信用債純債A、易方達增加回報A的股息金額超過2億元。
從單位分紅金額來看,工行全球配置人民幣和新華安享惠金E的金額均超過0.3元/份,分別為0.35元/份和0.3078元/份;交通銀行全球選擇0.149元/份;廣發滬深300ETF聯系Y、國投瑞銀新機會A//C、南方中證500ETF分紅均在0.09元/份以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的定期股息可以讓投資者感受到真正的回報,從而增強他們的投資信心,并有助于培養長期的投資習慣。較高比例的股息有助于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獲得更多的潛在資金。此外,適當的股息也有助于控制基金的規模,避免管理難度和效率下降。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