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文
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以下簡稱“消費者保護”)不僅是金融監管機構的重要職責,也是金融機構必須履行的義務。消費金融公司也不例外。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了《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以下簡稱《評級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分類監管,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批準,不吸收公共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居民提供消費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與傳統信貸相比,消費金融公司作為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具有單一信貸額度小、審批速度快等靈活的服務模式,可以有效彌補和擴大傳統信貸服務的范圍,更好地滿足居民日常小額消費融資的需求。
近年來,在監管政策的指導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迅速、健康。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1家消費金融公司開展業務。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4)》,2023年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和貸款余額均超過萬億元,分別達到12087億元和11534億元,同比增長36.7%和38.2%。消費金融公司憑借自身優勢,根據消費市場的新需求和變化,采取多種措施滿足用戶的消費信貸需求。
然而,隨著經濟和金融形勢以及消費金融公司行業的發展和變化,原有的評級方法已不能滿足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加強監管的需要。同時,新修訂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也增加了一些新內容,需要相應調整《評級辦法》的相關內容,以保持監管要求的一致性。為此,國家金融監督管理局修訂并改進了評級措施。
總的來說,修訂《評級辦法》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合理調整評級要素;二是優化監管評級等級設置;三是明確分類監管原則和措施。消費者最關心的是將消費者權益保護納入監管評級。
本次修訂增加了公司治理、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合作機構管理、專業服務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信息技術管理等七個評級維度,分別設置了公司治理、資本管理、風險管理、合作機構管理、專業服務質量、消費者權益保護和信息技術管理。、15%、25%、10%、10%、15%、10%的分數權重。與原有的評級方法相比,評級要素的權重分配發生了重大變化。新增的“合作機構管理”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分別達到10%、15%突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也有助于促使消費金融公司履行消費者保護責任。
你知道,消費金融公司本身被定位為接近中長尾客戶消費的包容性金融服務,這與商業銀行消費貸款和信用卡服務的主要客戶群體明顯不同。目前,消費金融公司服務的客戶群已逐漸下沉到三、四級城市,占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的75%以上。這一特點也對消費金融公司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
消費金融公司有責任加強消費者保護。一方面,要認真落實《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將消費者權益保護納入公司治理、企業文化建設和經營發展戰略,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體系。我們應該充分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完善產品和服務信息披露機制,告知借款人年化利率,利率,還款方式,違約責任,免責條款和投訴渠道和其他關鍵信息以顯著的方式,不得向借款人收取貸款利息以外的費用。特別是要規范催收行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威脅等措施
另一方面,要突出專業化、特色化的管理,努力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性。消費金融在促進消費和擴大國內需求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消費金融公司應突出專業化、特色化的服務功能,提高包容性金融服務的效率。以評級措施的發布和實施為契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堅持下沉金融服務,開展特色管理,不斷降低產品價格,滿足中長尾客戶的消費需求,造福更多消費者。同時,我們應該關注不同客戶的金融創新,提供各種形式、靈活、高效、更方便的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實現自己的高質量發展。
同時,監管機構應充分發揮監管評級的作用,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實施消費者保護。
本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