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編輯 張淑賢
11月1日,上交所發布《并購重組典型案例匯編》,整理了近年來滬市比較有代表性的30個并購重組案例,即日起向上市公司發布。
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市場工具。新“國九條”對活躍并購重組市場作出重要部署以來,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方向,進一步優化并購重組政策環境,相繼推出“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支持性政策,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并購重組主渠道功能,激發并購重組市場活力。
數據顯示,自4月12日新“國九條”發布以來,滬市公司合計新增披露重大資產重組37單,相較去年同期的26單,活躍度有所提升。“并購六條”發布后,新披露項目15單,其中上周新增披露6單。今年前10個月,滬市公司新增并購交易披露42單,較去年同期的34單略有增加,從交易類型來看,主要為大股東資產注入及產業并購,占比約90%。
《案例匯編》還專門選取了“內幕交易防控不當”“標的公司財務造假”“蹭熱點式重組炒作股價”“盲目跨界標的失控”等4種負面類型對應的12個案例。上述案例的選取旨在提醒上市公司在并購重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念,警惕相關風險,體現了一線監管在鼓勵上市公司規范、有效實施高質量并購重組的同時,始終對各類“借重組之名、行套利之實”的不當并購交易高度關注、從嚴監管的鮮明導向。
編輯了解到,近期相關政策對重組估值、業績承諾、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等事項進一步提高了包容度,以更好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拓寬了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空間。但同時,鼓勵上市公司規范實施并購重組,并不意味著對“偽重組”“借道重組套利或炒作”打開方便之門。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