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譚楚丹
由《證券時報》主辦的“2024中國金融機構年度峰會暨2024中國證券業投資銀行高峰論壇”近日在深圳舉行。《證券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周一在講話中表示,投資銀行家應抓住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4月,新的“國家九條”明確提出,“促進股票發行登記制度,增強資本市場體系競爭力,提高新產業、新形式、新技術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國有資產、國有企業改革和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新質量生產力的發展。”監管機構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體系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支持優質資源聚集在新質量生產力領域。
周一表示,這些政策信號指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應該成為投資銀行從業者的指南。
周一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國內證券市場負重向前推進,IPO節奏放緩,股權融資收緊,給投資銀行帶來了巨大挑戰。但也應該看到,一些投資銀行利用當前機會開始“減肥”,努力實踐內部技能,全面檢查自己的戰略布局、團隊建設、合規風險控制,努力回歸責任,成為資本市場的“守門人”。
周一,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不斷進步,為證券公司和投資銀行展示其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投資銀行家應把握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涵,增加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企業的融資支持,通過并購支持上市公司,促進新質量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周一,投資銀行業有必要進一步提高執業質量和團隊專業素質,進一步提高價值發現能力,加快從“可批準”向“可投資”的轉變,進一步提高內部控制和合規水平,加強全過程質量控制,進一步提高客戶服務體驗,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周一結束時,投資銀行機構期待抓住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深入研究產業格局的新變化,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投資銀行家創造新的輝煌。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