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證券時報》 劉俊伶
今年以來,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前三季度上海三大試點產業制造業產值快速增長,相關上市公司備受機構關注。
上海加大了試點產業
扶持力度
12月4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七個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重點產業領域技能型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到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上海急需職業(工種)目錄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提高30%。
依托各行業科研機構、重點企業、高校等,加強培訓評價項目研發,承擔集成電路、生物醫學、人工智能、養老、家政服務等專業技能水平、專業專業能力評價項目開發更新,開發成果符合資助條件,每個項目最高補貼10萬元。
近年來,上海繼續加大對集成電路、生物醫學、人工智能三大試點產業的支持力度。早在2021年,上海就發布了《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試點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2025年上海綜合電路、生物醫學、人工智能高地的全球影響力基本形成。今年7月,上海三大試點產業母基金正式啟動,總規模1000億元。投資單位包括上海三大國有資本投資平臺、多個區級投資平臺和上海國有企業。
三大試點產業
同比增長8.6%
近年來,上海三大試點產業進入快速發展軌道。截至2023年底,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產業總產值的43.9%,其中三大試點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制造業產值同比增長8.6%,比上半年增長2.5個百分點。其中,集成電路增長20.8%。其中,3D打印設備產量同比增長24.4%,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5.0%。
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也顯著增加。根據企業調查數據,上海最新的集成電路、生物醫學和人工智能產業鏈公司總數超過1.69萬家(不包括產業相關性弱的企業),較2019年底增長33.42%,其中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增長最快,最新達到3692家,較2019年底增長77.59%。
超過60%的試點工業公司
近5年上市
據《證券時報》統計,在上市公司方面,上海三大試點行業有101家上市公司,其中60%以上上上市公司近5年上市。
從市值來看,相關上市公司最新總市值達到1.98萬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191%以上。
自11月以來,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普遍上漲,平均漲幅達到6.38%,超過滬深300個約5個百分點。巖山科技、科技大學智能兩只人工智能概念股累計漲幅超過50%,其他博迅生物、燦芯股份、天雞科技累計漲幅居前。
巖山科技12月4日股價漲停,最新價格較年內低點翻了一番。公司最近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RockAI已經完成了創新基礎設施的研發,并在眾多設備中完成了適應用。此外,公司還在半導體板塊布局,全資子公司直接投資AI芯片公司墨芯人工智能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三大試點行業上市公司備受機構關注。據數據寶統計,46家上市公司獲得5家以上機構的“買入”或“增持”評級,占總數的40%以上。機構主要關注集成電路上市公司,中微、韋爾、恒軒科技、蘭起科技、澳華內鏡評級機構25家以上。
中微公司此前在投資者研究活動中透露了訂單持續增長的原因,預計2024年新訂單將達到110億-130億元。許多第三方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資本支出將保持雙位數增長,公司將從行業增長中受益;此外,公司有信心繼續擴大主要客戶生產線的市場份額,這也是保持訂單快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
根據5家以上機構的一致預測,預計2024-2026年36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將繼續增長,其中6家凈利潤增長率超過50%,包括晶豐明源、東芯股份、思特威-W、艾為電子、格科微5家集成電路公司和1家制藥生物公司微電生理-U。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