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5日電 (據權威消息了解池夢蕊)12月24日,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召開2024年北京經濟社會重點領域發展成效發布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體改處副處長孫彩娜表示,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年份,今年,北京一方面抓好標志性改革任務加速落地,成局成勢;另一方面配套出臺細化落實舉措,做好改革任務清單化管理,注重系統集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推動改革成效轉化為發展成效,為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
北京市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的實施方案,制定 2024 年工作要點和《任務分工清單》,建立部門協同與長效落實機制,形成閉環管理,89 項年度重點任務完成率超 95%。
從“立”的方面,抓好規則規范引領。嚴格落實產權保護等制度,拆除制度“籬笆”。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提升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印發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等實施方案,完善調解與裁決銜接;制定 “信用修復高效辦成一件事” 方案,實現修復數據共享、結果互認;深化招投標領域改革,統一政府采購示范文本等標準,實現數字證書兼容互認。
從“破”的角度,整治違規行為。持續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加快廢除不合理規定和做法。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聚焦重點領域建立“三書一函”制度,經營者集中審查效率領先。反不正當競爭 “守護” 專項行動成效顯著,打擊多種違法行為,規范市場秩序。
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一是圍繞人才、資本和知識產權要素抓科技創新。印發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施方案,強化資源要素對創新鏈、產業鏈的支撐。重視人才,推進 “引、育、留、用” 全鏈條改革,產研一體加速人才培育,建設產教融合基地,建設國際人才服務保障先行區,推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等,“高被引科學家”數量居全球創新城市首位。發揮科技金融紐帶作用,推進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北交所改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新設千億級基金,打造長期資本。推進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創建保護示范區,建立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開展專利批量預審,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全國第一。
二是圍繞數據要素構建基礎制度和環境。創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三大中心,助力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率先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創新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模式,建成開放平臺,累計開放數據 72 億條。推動編制5項數據標準,引領全國數據資產化。探索數據資產價值實現路徑,建設大數據交易所,打造數據交易平臺IDeX系統。建成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落地監管沙盒,提供完整訓練要素。率先探索數據跨境流動機制,發布負面清單,完成首例合規出境安全評估案例。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印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2024年工作要點,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完善政策體系與工作機制。
在回應企業訴求方面,建立溝通交流和問題解決閉環。召開多領域民營企業座談會,了解訴求,研提建議,推動政策機制創新。建立分級分類服務協作限時辦理機制,利用多種渠道收集問題,建立臺賬,解決個案與共性問題,國家層面轉辦問題訴求辦結率達 86%。
同時,完善投融資服務保障機制。擴大民間投資,印發審批改革方案等,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強化項目落地保障。推介重大項目,首單民營產業園 REIT 成功發行。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推進 “暢融工程”,推出融資需求項目清單,開展 “白名單” 試點,惠及眾多企業,降低擔保費率,提高融資效率。
2024年,北京市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在多個重點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