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市殘疾人綜合服務示范中心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宣講活動。來自京津冀地區的多位自強模范和助殘先進代表齊聚一堂,分享他們的奮斗故事和感人經歷。
宣講活動現場。
北京的自強模范唐占鑫作為冬殘奧會火炬手和頒獎花束制作者,向大家講述她在輪椅上的重生故事。二十年來,她不僅實現了自我價值,還幫助上千名殘障人士重拾生活信心。
天津的自強模范卜欣欣雖是失聰者,卻在學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她通過科技創新和信息無障礙推廣,讓聾人能夠"看見聲音",培養了數百名聽障康復人才。
北京的年輕中醫曲華自幼因小兒麻痹癥致殘,但他秉持"生命裂痕變光芒"的理念,在中醫藥領域不斷探索。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承諾。
河北的盲人企業家王淼從4000元起家,逐步發展成擁有十余家門店和三家人力資源公司的企業集團。他的成功不僅改變了自身命運,還幫助600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夢想。
榮獲"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的京東集團展示了科技助殘的新模式。通過AI客服、數字人直播等創新場景,為殘障人士創造了電商和物流領域的職業機會,實現了他們的社會價值。
活動特別采用了"盲盒敘事"的形式,由北京市盲校學生觸摸不同主題的盲盒物品(如永生花束、人工耳蝸等),引出模范故事。這種創新形式將抽象的精神內涵轉化為可感知的具象體驗。
現場還設置了"在黑暗中做一件小事"的暗黑體驗環節,讓健全人與殘障群體建立情感共鳴。通過這一獨特設計,進一步推動了"平等、融合、共享"理念的傳播和深入人心。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