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8日是第13個“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主題是“愛和責任,保險讓生活更美好”。為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號召,平安產險牽頭聯合行業發起平安“紅綠燈”道路安全風險減量公益行動(以下簡稱“平安‘紅綠燈’”公益行動),聚焦縣域農村高風險路段治理,通過捐贈一批交通設施、升級改造一批農村公路,打造交通安全治理新范式,助推“四好農村路”建設,以實際行動詮釋“愛與責任”的深刻內涵,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截至目前,平安產險已在全國多地精準改造55個高風險路段,捐贈信號燈、爆閃燈、路口衛士、減速帶、凸面廣角鏡等設施超800個。
我國農村地域廣、人口規模大,迄今仍有近5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公路是公路網的基礎,是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提供服務最普遍、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人民銀行聯合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要積極助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6月27日,《農村公路條例(草案)》通過,并指出要把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放在重要位置。
在國家政策指引下,平安產險依托平安“三村工程”,積極發揮保險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的功能,深化踐行“風險減量+公益”新模式,推進平安“紅綠燈”公益行動落地,緊緊圍繞農村道路交通風險減量主線,通過警保聯動,持續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共治、交通安全防控、交通安全宣傳等公益活動,助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為廣大人民群眾出行創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發揮風險管理專業優勢,精準改造高風險公路。平安產險依托歷史理賠大數據,繪制交通事故風險熱力圖,并聯合各地交警部門對高風險路段開展實地勘查,按照"一路一案"制定針對性交通設施改造方案,通過捐建一套紅綠燈、一條減速帶、一排防護欄等安全防護設施,助力消除道路安全通行隱患,提升群眾出行安全感。目前,平安產險已在河南、四川、云南、山東、湖南、廣東、江蘇、新疆等地開展道路交通設施改造試點。在河南,平安產險為鄭州G240崗李村路段安裝了信號燈、減速帶等設施。改造升級后,該路段事故率同比下降90%,人傷事故大幅改善,保持死亡交通事故“零”發生,實現從“隱患點”到“平安路”的轉變。在山東,平安產險在濟南、菏澤、臨沂等路段因地制宜應用“路口衛士”、貨車右轉盲區警示系統、“紅藍光譜警示設備”等智能設備,構建智慧交通管理體系,有效消除事故多發路段安全隱患。
創新交通安全宣傳方式,助力提升出行安全意識。為使交通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平安產險還積極打造立體化交通安全宣傳方式,深入鄉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進村寨”活動,通過擺放交通安全知識展板、觀看警示片、發放交通全宣傳物料等多樣化方式,提高駕駛人員責任意識,做到文明駕駛、安全行車,增強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將交通安全理念傳遞至“最后一公里”,推動交通安全治理模式從“事后處置”轉向“事前預防”。7月4日,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與河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指導下,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聯合河南保險行業協會,牽頭河南省內九家同業公司發起“警保共筑鄉村路 安全守護千萬戶”道路安全治理行動。活動上,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宣布將牽頭組建由骨干力量組成的“道路安全服務隊”,積極開展交通安全知識進鄉村,將交通安全知識送到村民身邊。
平安“紅綠燈”公益行動是平安產險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具體行動,也是平安產險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生動體現。中國平安集團黨委委員、平安產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龍泉表示,平安產險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時刻回應國家所需,人民所盼,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不斷探索運用創新科技,攜手更多生態伙伴,構建全周期的風險管理體系,切實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平安產險大連分公司 供稿)
編輯:金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