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面向“筑峰強鏈”重點企業、高水平科創載體下放中高級職稱評審自主權……近日召開的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端出一攬子“民生禮包”。
開展“技能照亮前程”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去年,江蘇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3萬人,總量占全國1/10以上。作為就業大省,江蘇在保障本地勞動者充分就業的同時,還吸納中西部脫貧勞動力在蘇穩定就業117.5萬人。
新的一年,江蘇將大力推動就業擴容提質,計劃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就業參保大學生40萬人。為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我省今年起將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和在崗農民工開展“技能照亮前程”職業技能培訓行動,計劃用5年時間,實現“愿培盡培”“應培盡培”;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群體為重點,分類實施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數字技能提升行動、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做細做實重大項目拉動就業評估,開展重大政策、重大生產力布局對就業影響評估,增強產業發展的就業帶動力。拓展平臺經濟、夜間經濟、銀發經濟、康養經濟等新就業領域,挖掘就業新增長點。調整優化資金支出結構,推動就業資金從兜底保障型向促進提升型轉變,釋放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
抓實重點群體就業。深入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實施“三支一扶”計劃,擴大高校畢業生“四對接”范圍,組織5萬名青年就業見習,幫扶8萬名登記失業青年高質量就業。調整完善就業困難人員幫扶機制,優化提升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不少于300個,統籌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幫扶困難人員就業15萬人以上。
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優化升級“就在江蘇”線上平臺,推廣直播帶崗、線上零工市場等應用,歸集發布就業崗位600萬個以上。
推進城鄉居保集體補助試點全覆蓋
社會保障關乎每一名老百姓切身利益。截至去年底,江蘇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6123萬人、2049萬人、2439萬人。2024年,江蘇還為43.9萬困難群體代繳城鄉居保費1.1億元,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參保人數達到234萬人。
新的一年,江蘇將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跟進做好配套政策銜接和宣傳引導。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規范發展。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合理調整機制,推進城鄉居保集體補助試點全覆蓋。
深入推進“數據找人”,動態更新全省社保擴面資源庫,將更多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困難群體等納入保障范圍。按照國家部署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合理調整工傷保險定期待遇,促進社?;鸢踩\行和保值增值。推進工傷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規范協議機構醫療行為,解決企業“墊資難”、職工“報銷煩”問題。
下放重點企業中高級職稱評審權
去年,江蘇創造性地將經濟貢獻納入省卓越博士后計劃等人才項目評價指標,向117家民營科技企業下放中高級職稱評審自主權。新的一年,江蘇將緊扣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部署,服務創新、服務產業、服務人才。
在人才制度改革方面,面向“筑峰強鏈”重點企業、高水平科創載體下放中高級職稱評審權;建立新領域新賽道新職業人才評價快速響應機制,探索開發低空經濟等人才評價標準;用好省級高層次人才事業編制“周轉池”,精準支持科創載體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實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全面建立首席技師、特級技師評聘機制。
在產才融合方面,優化實施省卓越博士后計劃,強化經濟貢獻導向,分類分檔資助支持900名卓越博士后,健全卓越技師培育制度,在產業一線培養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在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方面,推動數據賦能人才服務,升級人才服務體系。推出省高層次海外人才居住證電子證照,探索全省統一以社??檩d體的“蘇暢”人才卡服務體系。(黃紅芳)
來源:新華日報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