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咸鴨蛋,也能成為數據產品?近日,高郵咸鴨蛋等江蘇4款特色產業和文化旅游數據產品在深圳數據交易所組團敲鑼、亮相大灣區。
高郵咸鴨蛋在海內外久享盛譽。北宋詞人秦少游曾將高郵鴨蛋作為禮物送給蘇東坡。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寫故鄉高郵鴨蛋的文章《端午的鴨蛋》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近年來,高郵鴨蛋先后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高郵也形成了從鴨蛋生產、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全市擁有80多家規模化加工企業,年加工各類蛋品約12億枚,總產值達50億元,是當地“淌金流油”的富民產業之一。
一枚小鴨蛋,是怎樣成功游進“數字大灣區”的?這得益于一次集中上市活動。近日,中國信息協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數字經濟專業委員會、華南數字產業集團等單位,聯合主辦了全國首批特色產業和文化旅游數據產品集中上市活動。來自江蘇、河北、河南等省的15項特色產業和文旅數據產品,在深圳數交所集中上市。上市的數據產品代表了我國在特色產業和文化旅游領域的最新探索和技術應用。
其中,江蘇有4款產品入選,分別是高郵咸鴨蛋、高郵大蝦、高郵運河·盂城驛和宜運通網絡水路貨運平臺。
一只大蝦為何也能入選?高郵大蝦,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迄今養殖面積約9萬畝,占全國的1/5、全省的3/5,產出規模全國第一。近年來,高郵市圍繞高郵大蝦特色產業,推行“數字化、標準化、主體化、市場化、生態化”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形成從苗種生產到加工流通的完整產業鏈條,產業鏈總產值近40億元,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近10萬人,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中國生態大蝦之都”稱號。
一所驛站何以入圍?運河·盂城驛街區,位于高郵老城區南部,西鄰大運河,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其核心區域盂城驛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點,是我國目前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的明代水馬驛站遺存,被稱為中國郵驛“活化石”,2023年街區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
宜興市開發的宜運通網絡水路貨運平臺,則體現了現代服務業的創新發展。宜興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水網密布,內河通航里程超600公里,建材、煤炭等大宗物資多靠水運周轉。作為宜興水運數字化轉型邁出的關鍵一步,宜運通網絡水路貨運平臺填補了傳統水運信息化不足的空白,依托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可提供船貨匹配、實時監控、貨物跟蹤等服務,通過船舶動態跟蹤、貨物流動預測等精準數據服務,增加行業透明度,引領智能化轉型,大幅提升了內河航運效率與質量,打造內河航運物流的行業標桿。目前平臺業務已遍及長三角,實現“通江達海入河”。有關人士指出,這款高價值的水運數據產品進入市場交易,打通了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和資本化的鏈路,是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重要落實。數據驅動下,未來水運將不僅僅是運輸工具的簡單利用,更是智慧化、系統化的物流服務。
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心節點的核心城市,在經貿往來、人才交流、文化交融等數據應用場景豐富,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動頻繁。而深圳數據交易所是全國性的數據交易平臺、灣區跨境數據流通交易試驗田。中國信息協會數字經濟專委會會長倪春洋表示,全國首批特色產業和文化旅游數據產品集中上市,充分展現了全國縣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成功搶占了全新的賽道。(聶偉)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