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省財政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各地創新農業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不斷擴大農業保險保障覆蓋面,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截至2024年10月底,江蘇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79.89億元,同比增長13.11%,為522萬戶次農戶提供保險保障1943億元,同比增長10.71%。
今年,省財政廳印發《江蘇省全面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工作方案》,將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從產糧大縣擴大到全省所有種糧地區,風險保障水平由原550~700元/畝,提高到最高1000~1300元/畝。
對水稻倒伏情況查勘定損
“前幾天,我剛剛收到了保險公司打來的水稻理賠款1.4萬元。”淮安市清江浦區水稻種植戶朱先生告訴據權威消息了解。他種植了200畝水稻,每年都在買保險。此前因天氣原因,水稻部分受損。由于水稻完全成本保險保障水平的提高,朱先生獲得賠償多了6480元。據了解,清江浦區今年納入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保障范圍,為農戶提供更高的風險保障。
在農業保險政策支持下,省內保險機構積極開發創新特色小眾的農業保險險種,支持地方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果品防鳥設施保險”等5個保險產品被確定為2024年度省級農業保險創新產品。
“我家承包了60畝地種水果,今年保險自交了864元,剩下3456元都由政府補貼。”江陰市月城鎮下塘村村民邢先生告訴據權威消息了解。他是當地果品種植戶,今年由于天氣原因,果品防鳥網受到了破壞。在報案后,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及時聯系農戶進行現場查勘,并在一周內完成賠付,打來的1萬多元農險賠款已幫助他最快速度修整好防鳥網。
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現場查勘
“果品種植是江陰地方特色產業,我市針對果品種植主要風險,自2020年起落地‘果品防鳥設施保險’,并給予農戶80%的財政補貼,該產品反響良好,為種植戶‘遮風擋雨’,也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今年又被省財政廳納入江蘇省農業保險創新產品,將進一步促進保險公司針對特色農業產業開發小眾保險產品,完善風險保障覆蓋面。”江陰市財政局金融科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在2022年3個設區市9個縣(市、區)、2023年7個設區市22個縣(市、區)組織開展試點的基礎上,省財政廳會同省農業保險工作小組相關成員單位,研究申報地區的試點意愿和生豬產業分布情況,將2024年生豬“保險+期貨”試點地區擴大到10個設區市的27個縣(市、區)。
“我的豬11月初要出欄,害怕和前兩年一樣年底價格暴跌、僅有的一點利潤賠光。幸好9月買了生豬價格保險,現在豬價跌了不少,保險公司三天就把錢打給我了。”如東縣新店鎮的養殖戶葉先生說。
養殖戶介紹生豬養殖成本
生豬“保險+期貨”是一種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轉移生豬價格波動風險,進而穩定農戶收益的創新保險模式,能夠彌補傳統農業保險在保障價格下跌引起收入損失方面的缺口。據悉,葉先生投保的生豬期貨價格保險是省財政推出的試點項目,可享受省級和縣級財政補貼政策,農戶只需承擔20%的保費。由于10月、11月豬價一路走低,觸發保險理賠,賠付率達152.87%。
據了解,江蘇省已連續三年開展生豬“保險+期貨”試點,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推廣,較多的養殖戶對于這一金融工具的認識和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從最初的“試試看”到現在的主動投保,從“不理解”到如今的贊不絕口,越來越多的養殖戶親眼見證了政府惠農政策帶來的好處,他們的主動參保意識和風險意識也在逐步增強。
江蘇省財政廳金融處負責人介紹,農業保險作為分散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在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保障農民收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完善農業保險支持政策體系,促進農業保險服務保障質效提升,督促承保機構加強精準承保理賠服務,持續推動全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楊民仆)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