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孝感市高新區,一個由12臺先進設備組成的長江3D科學計算中心正在改變人們對傳統超算的認知。這個項目采用了創新的"超級算力引擎"技術,單機算力比傳統超算高出百倍以上,而能耗卻僅為后者的1/150。
該項目總投資超過百億元,自2023年在上海設立首個基地以來,已逐步擴展到孝感,并于2024年啟動新的建設。整個項目集成了多個功能模塊,包括3D科學計算中心、設備制造中心和通信芯片研發總部等。
據業務負責人介紹,傳統超算中心每年的電費通常超過億元,而他們的單臺設備能耗極低。每臺機器每小時運行功耗僅為100千瓦,初步估算顯示,12臺設備一年的電費將控制在1000萬元以內。
以新藥研發為例,在算力支持下,從過去需要投入10年時間和10億美元的傳統模式,縮短至僅需18個月和不到1億美元。這種效率提升直接轉化為科研成果的加速產出。
性能飛躍的核心在于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計算內核以及創新的3D全互聯架構。相比傳統的CPU和GPU技術,這種新架構無需依賴交換機網絡,而是通過芯片立體連接實現算力提升、能耗降低和成本優化。
該中心能夠支持分子動力學、量子化學計算等多個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并為學術界和工業界提供病理研發、藥物研制、材料仿真等多平臺服務,可滿足90%以上主流科學計算需求。
"過去無法完成的課題現在能算了;過去難以承擔的項目現在可行了;過去耗時過長的任務現在能高效完成了。"用這三個"轉變"可以概括這項技術的重要突破。
自投入運營以來,該中心已承接生物醫藥、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等領域的重大計算任務,累計訂單金額達到1億元,為湖北及全國的大健康產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