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高溫天氣頻發,這對農業生產構成了嚴峻挑戰。特別是在水稻主產區,氣溫上升直接威脅著糧食產量和品質。
華中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在一項長期研究中發現,水稻對抗高溫的關鍵基因QT12具有雙重優勢:不僅提升耐熱性,還能保障產量與品質的穩定。這一突破性成果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細胞》,為全球糧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根據實驗數據顯示,在經歷極端高溫的環境中,攜帶低表達QT12基因的水稻品種表現出顯著優勢。與傳統品種相比,在武漢、杭州和長沙三個試驗點,其產量分別提升了92.5%、64.1%和54.7%。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基因的有效性,更證明了其在不同地理區域的一致表現。
該研究的重要價值已獲得多家種業企業的關注。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從合表示:"這項成果可以直接應用于生產實踐,這將大大縮短從實驗室到田間的轉化周期。"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長楊遠柱指出,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對國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中國水稻品種的國際化推廣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針對東南亞和非洲等受氣候變化影響嚴重的地區,這一技術將為當地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目前,研究團隊已與多家國內種業企業達成合作協議,計劃推動該基因在水稻育種中的廣泛應用。這一合作將加速優良品種的培育進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