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第三實驗幼兒園師生體驗傳統文化
在紅樹林觀察招潮蟹,學習捏制泥人,用方言傳唱古老童謠...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想象。近年來,云霄縣將本土特色文化融入幼兒教育,讓孩子們走出教室,在廣闊的社會大課堂中探索學習。
云霄縣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這里有傳承革命精神的故事,有紅樹林生態保護區,還有開漳文化遺址、核電科普基地以及閩南傳統非遺項目。當地教育部門把這些分散的資源系統整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課程體系。
在紅色記憶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情景劇表演和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感受革命歷史。漳江口紅樹林成為他們的另一個課堂,在這里他們觀察潮間帶生物、追蹤動物足跡,用童真的視角記錄自然的奧秘。
方言傳承課程讓閩南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天黑黑》等傳統童謠被編排成手指操,孩子們在游戲和表演中感受家鄉語言的魅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保護了傳統文化,更激發了孩子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云霄縣的教育實踐突破了教室的局限,在核電科普基地、稻田菜畦等場所都成為了學習的殿堂。在實踐中,科學原理變得生動有趣,數學知識也有了生活氣息。
一位家長這樣分享:"現在孩子回家會興奮地描述看到的晚霞,說'像阿婆染的布',這種觀察力和表達力的提升比考試得滿分更讓人欣慰!"
云霄縣的教育創新實踐證明:教育可以融入生活的每個角落。當革命遺址傳來孩子們的笑聲,當地傳統手藝遇上創意火花,當古老童謠重新唱響街巷...這正是教育回歸生活本真的生動寫照。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