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知名智能汽車品牌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務數據。數據顯示,該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1.1億元,同比增長23.4%;Non-GAAP凈虧損較去年同期顯著收窄,分別為13.9億元和17.7億元。同時,在交付量方面實現了52.1%的增長,單季交付新車91,507輛。值得關注的是,該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4.4%,較2023年同期增長8.2個百分點。全年營收更是達到了408.7億元,同比增長33.2%。
公司創始人在內部會議中指出,這些成績充分體現了公司在規模化生產和戰略執行方面的強大能力。他表示未來將重點提升體系化建設、產品用戶體驗、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以及全球市場布局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強調了技術創新和全球化發展對公司長期競爭力的重要性。
當前,智能汽車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正在重塑整個產業生態。以AI技術為核心的智能駕駛系統,以及具備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型,正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三個月里,該品牌兩款全新車型已經正式面向全球市場推出。這兩款產品均標配了先進的5C超充電池和AI智能駕駛系統,充分滿足了全球用戶對高品質智能電動汽車的需求。特別是在充電效率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為確保技術領先地位,該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了一整套從云端計算到終端設備的全棧自研能力體系。通過統一的技術架構設計,公司能夠充分發揮硬件規模效應,建立起強有力的技術壁壘。
在國際化方面,目前該品牌已經成功進入歐洲多個主要市場,并計劃在東南亞地區進一步擴大生產布局。根據規劃,公司將于2025年下半年在印度尼西亞啟動本地化生產項目,重點投產兩款主力車型。同時,在智能駕駛技術研發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完成了德國市場的高速路段測試認證工作。
展望未來,技術創新將繼續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公司創始人表示,在他的戰略規劃中,企業的增長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持續深化AI技術與汽車制造的融合;二是穩步擴大全球市場版圖;三是積極推進人形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他對此充滿信心,并致力于將最前沿的智能科技轉化為優質的產品體驗,為全球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