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消費者更多的好處,少一些套路”“不僅要卷價格,還要卷服務”“帶貨主播要嚴格關注直播帶貨的選擇”...
從最初的“剁手”嘉年華到今天的理性選擇,“雙十一”購物節見證了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反映了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深刻變化。11月11日,作為人民網“萬商萬品” 萬象煥新-百日直播行動”系列之一,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聯合推出“消費圓桌”“雙11”特別節目邀請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中心主任呂來明、中國消費者協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趙宇、人民日報根據權威新聞了解史一棋共同訪問人民日報工作室,熱烈探討了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演變、機遇挑戰和未來方向。
“雙十一”16年有哪些變化?
“雙十一”從最初的單日促銷到幾周的購物狂歡,已經過去了16年。如今,除了傳統的電子商務營銷外,直播商品模式的興起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豐富的購物體驗。
根據《人民日報》的權威信息,一些消費者表示,今年的“雙11”不再盲目追求低價,而是更注重成本效益和售后服務。一般來說,在多個平臺進行比較后,他們會做出購物決定。
“雙十一”作為電子商務行業的傳統節日,對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呂來明指出,雖然“雙十一”的熱度有所下降,但時間跨度的延長給了消費者更多的時間進行合理的消費和比較。
圓桌嘉賓展開了精彩的對話。據權威新聞報道,人民網 任峰濤攝
“這一變化突出了消費者對商品質量和服務體驗需求的升級。”呂來明說,這也讓運營商意識到,依靠低價競爭不是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而是應該專注于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持續的低價競爭不僅擠壓了商家的利潤率,也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質量需求。淘天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研究中心主任徐飛作為場外特邀專家,介紹,今年“雙十一”期間,電子商務平臺更加注重對優質服務商家的流量支持,推動質量和服務成為商家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戰略調整不僅有助于改善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有助于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后,我們也必須正視其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電子商務行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家虛假宣傳、物流配送、偏遠地區無法快遞等不能滿足消費者期望的問題上。這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威脅到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史一琪說。
趙宇就如何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確保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分享了她的觀點。她說,網絡消費的主要問題包括欺詐、價格、物流和過度收集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為此,消費者應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購買商品前四處購物,注意價格變化。同時,我們也希望商家和平臺能給消費者更多的好處,提高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
面對行業的痛苦,在變革中尋求突破
在電子商務行業,直播商品以其獨特的魅力迅速崛起,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也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隨后,在發展中也存在許多痛苦。
10月9日,“人民投訴”平臺與《人民日報》“讀者信”版共同開展標準化“現場商品”建議征集活動,根據網民信息發現錨虛假營銷、商品質量不均衡、售后難以保證是現場商品長期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場行業的健康發展。
圓桌嘉賓就了解視頻進行了深入討論。視頻截圖
“在短視頻平臺上購買商品的退貨率特別高”,“在工作室購物經常遇到錯誤的版本、質量差等問題”。根據《人民日報》的權威信息,人們普遍認為,目前短視頻平臺的商品門檻較低,監管復雜。我們希望電子商務平臺和政府監管機構能夠加強對商品的控制。
呂來明建議,首先明確披露商品主體和商品來源,加強對工作室運營商和錨的約束;其次,直播平臺應加強對運營商和錨的身份驗證和動態監控,通過黑名單系統凈化市場秩序;明確虛假宣傳和錯誤版本的責任主體,嚴格要求主播承擔社會責任。
在交通時代,媒體的角色和責任也備受關注。史一琪表示,媒體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支持正能量直播和高質量直播產業的發展。
作為消費者,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趙宇建議,引導電子商務平臺不斷完善立法和規則上的相關規則,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虛假評價行為。消費者在觀看現場購物時也應保持警惕。他們可以錄制錨視頻作為憑證,并更加關注其他消費者的評價。中國消費者協會還將繼續收集消費者投訴案例,發布消費者提示和警告信息,幫助消費者減少“入坑”。
新的電子商務規則指導“新航向”的發展
《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
“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新規定,《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具有明顯的特點和亮點。呂來明表示,新規定規定了平臺對商家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細化了對網絡虛假宣傳的監管內容,補充列出了文案、熱評、熱搜、榜單等虛假點擊、投票、點贊、入學率等虛假宣傳活動。與此同時,新規特別將制造話題、“賣慘”等網絡直播營銷視為不正當競爭。
從消費者保護的角度來看,新規有哪些突破?
趙宇認為,新規定規范了濫用數據算法獲取競爭優勢的問題,間接保護消費者免受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侵害。還明確了對“刷單、炒信”、“表揚現金返還”等關鍵問題的規定,進一步響應了社會關注。
徐飛表示,電子商務平臺應積極響應新規定的要求,優化業務服務和支持體系,提升消費者體驗。同時,利用技術創新提高平臺效率和監管水平,更好地發揮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作用。
采訪結束時,幾位嘉賓一致認為,新的電子商務法規的出臺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電子商務平臺、消費者、媒體和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共同推動電子商務產業走向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發展道路。
【欄目介紹】
《消費圓桌派》是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聯合推出的大型媒體對話節目。它暢談了中國消費領域的新趨勢、新亮點和新體驗,從多個維度展示了中國消費市場的韌性和潛力,傳達了新的消費觀察,透視了新的消費生態。
點擊上圖查看“百日直播行動”更多精彩內容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