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荷蘭國家應用科學研究院、埃因霍溫理工大學、特文特大學已獲得建設這一產線的合同,Smart Photonics等荷蘭公司也將參與這一項目。
“光子技術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技術,”荷蘭經濟部長Dirk Beljaarts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從知識、創新、供應鏈到最終產品,都為歐洲贏得強大的競爭優勢。”
去年,歐洲最大的幾家光子計算機芯片公司高管曾呼吁歐盟提供42.5億歐元資金,支持光子芯片產業。
不同于電子芯片依靠電子傳輸信息,光芯片主要依賴光子傳輸信息。光子之間干擾性較小,計算密度較電子芯片高兩個數量級,但是能耗卻低兩個數量級,這就使得光芯片非常適用于大量數據的遠距離傳輸,有力支撐新一代網絡通信、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和萬物互聯的快速發展,對數據傳輸的速度、效率以及能耗的要求越來越高,光芯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年全球光芯片市場規模約27.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4.4%,預計2024年有望達到31.7億美元。
與此同時,國內也已有相關地方政策出臺。
例如廣東省在今年10月下旬印發《廣東省加快推動光芯片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30年)》,力爭到2030年取得10項以上光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10個以上“拳頭”產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芯片產業創新高地。
一年前印發的《廣州開發區 廣州市黃埔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辦法》也提出,鼓勵發展大硅片、光掩膜、電子氣體、光刻膠、拋光材料、高純靶材、光芯片等高端半導體制造材料。
從目前光芯片國產化率來看,根據ICC數據,國內相關企業在2.5G和10G光芯片領域已經實現了核心技術的掌握,2.5G及以下速率光芯片國產化率超過90%;10G光芯片國產化率約60%;25Gbs及以上的光芯片國產化率較低,僅4%。
華鑫證券指出,隨著市場對超大算力集群的需求不斷提升,驅動高速率光芯片的出貨,國產光芯片及光器件廠商有望顯著受益。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