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展示的人形機器人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形機器人正以多種形態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舞臺上靈活的表演者、家庭中的貼心伴侶以及會場里親切的引導員。
在3月26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探館活動上,大量人形機器人產品集中亮相。展示中心特別設立了人形機器人專區,全面呈現了相關新技術和新產品。
此次參展的人形機器人不僅數量眾多,其功能與應用場景也日益多樣化,展現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成果。
在論壇年會現場,一群小型機器人共同演繹了一段歡迎舞蹈。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程昊介紹,其公司研發的T1機器人將在迎賓環節為各國嘉賓提供智能引導服務,通過語言交互和迎賓互動提升用戶體驗。
人形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已在科研、比賽活動、文旅互動展演及機器人機房建設等多個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北京清飛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魏宇飛表示,其公司推出的接待機器人妮婭憑借在微表情、語言和行為交互方面的出色表現,成為論壇年會的一大亮點。
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交付及生產副總裁付鵬鵬展示了公司仿生機器人的豐富面部表情。這些服務型機器人不僅具備基礎交流功能,還能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例如模仿家人的情緒和習慣,為老人提供更具親切感的陪伴。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年會將有15家企業帶來的近百臺代表性機器人,在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多個場景中驚艷亮相。
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已成為人形機器人企業展示創新成果的重要平臺。參展的各式機器人不僅體現了產業的技術實力,更為未來應用開辟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指出,中關村論壇在推動全球科技合作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是前沿科技匯聚和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今年,人形機器人成為科技創新和新技術落地的前沿陣地。完善的產業鏈、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技術的突破,共同推動了這一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深度學習、情緒識別算法、人臉識別技術和人機交互設計為基礎,妮婭能夠敏銳捕捉用戶行為,精準分析需求,并快速學習新任務作出智能決策。
從需求端來看,人形機器人在養老領域為老年人提供陪伴和照顧,在工業生產中替代人類完成危險或重復性工作,在服務行業提升客戶滿意度。這些應用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近期,人形機器人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多個電商平臺的相關產品被搶購一空。第三方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機器人租賃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出租率居高不下,部分客戶需排隊等候或支付定金才能優先租賃。
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暨具身智能峰會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到2029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占全球總量的32.7%,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
袁帥建議,在政府層面應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促進產業深度融合,為人造智能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企業則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與應用。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