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行業出現了一項值得注意的變化:多只基金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發生了調整,部分產品不再以滬深300等傳統指數作為衡量標準。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細分行業的增多,傳統的寬基指數已經難以準確反映基金的投資特點。新的業績比較基準能夠更精準地體現基金的投資策略與風格,為投資者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評估依據,同時也反映了基金行業在市場變化中的適應性。
以廣發穩健策略混合為例,該基金近期將原業績比較基準從"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人民幣計價的恒生綜合指數收益率×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變更為"中證紅利指數收益率×60%+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15%+中證全債指數收益率×25%"。類似的變化也出現在建信信息產業股票A、方正富邦基金等產品上。
這種調整不僅體現了基金公司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清晰的投資參考。新的業績基準更能反映基金的實際投資方向和風險收益特征,使投資者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基金的表現并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但這一變化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首先,基金的投資范圍需要與新的業績基準保持一致;其次,新基準的市場認可度需要時間檢驗。只有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發揮業績比較基準的作用,為投資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