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編輯昌校宇
當債券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規模接近1700億元時,其產品地圖迎來了擴張。
2024年12月31日,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券ETF集體獲批。其中,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富通基金”)、博世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世基金”)、天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四家公開發行機構報告的產品跟蹤深圳證券基準做市信用債券指數。
業內人士認為,與股票信用債券ETF相比,基準做市信用債券ETF的底層目標質量更好,流動性更好。上述8項基準做市信用債券ETF的推出,對更好地滿足中低風險投資需求、服務實體經濟融資、提高交易所債券市場流動性、完善ETF產品譜系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于為中長期資本進入市場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
投資部總經理李一碩告訴《證券日報》:“推出上海基準做市公司債券指數有助于增加交易所信用債券的市場配置和交易工具供應,增強市場吸引力,豐富投資者結構。”
博世深圳基準做市信用債券ETF是博世基金旗下的第一家信用債券ETF。博世基金第二固定收益投資基金經理張磊告訴《證券日報》編輯:“深圳基準做市信用債券ETF的推出有望進一步完善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提高債券市場活躍度。”
海富通基金的債券ETF產品布局完善,涵蓋不同類型的信用債券、利率債券和可轉換債券。債券長期跨越中短期,產品總規模超過500億元。在談到債券ETF的投資價值時,該公司告訴《證券日報》:“隨著被動投資趨勢的蓬勃發展,債券ETF產品為尋求穩定資產的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債券ETF產品采用指數投資,可以更好地分散風險,減少單一債券波動對組合凈值的影響。同時,債券ETF還具有頭寸透明、交易方便等突出的工具屬性,更有利于投資者切換股票、債券等主要資產,提高資本使用效率。”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