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數據、AIGC等技術突飛猛進式發展,傳統出版行業也迎來業態轉型的變革期。在近日舉行的“2024人工智能出版融合發展研討會”上,專家認為科技創新不僅是推動出版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數字化轉型和融合發展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出版行業要積極擁抱人工智能,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來實現效率提升和業態創新。
AIGC助力出版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當前,各行各業正在努力培育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概念,對于中國出版業轉型突圍,探尋高質量發展路徑具有重要啟示和引領作用。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少峰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出版業需要通過內容產業往產業鏈方向去延伸,把它放大,變成一個數字產業,這是業界當前需要做的事情。出版業將經歷三個階段,以前是以傳媒廣告為主,現在是把新媒體變成一個大賣場,未來將進入AI大模型平臺階段。打造出版業大模型,需要做到平臺化、專業化和生態化。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對出版業帶來全面沖擊。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編委會主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總編輯丁以繡表示,新質生產力重要的內容是創新,AIGC作為一種新科技對出版行業的編、印、發環節,以及圖書、報紙、期刊等幾大種類出版物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近年來通過與數傳集團合作,拓展業務創新,已經成功獲得了近五千萬元的收益。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龍表示,新的技術浪潮席卷出版業,這里面危中有機,更多的應該是機遇。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出版業的產品與服務要更豐富,而不僅僅只是紙書。出版業從來都是和新技術相伴相生,出版人要擁抱新技術,迎接數字化和數智化時代。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近年來也積極擁抱新技術,比如通過利用AR和VR對圖書賦能,推動業績連續增長。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社長蘇克治認為,人工智能給出版業帶來的不僅是新技術和新應用,更要開啟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才會讓人工智能在出版業更健康、合理地生存下去。
浙江教育出版社集團總編輯蔣婷強調,要充分利用AI技術向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雖然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在出版業早已開展,但人工智能將助推其走向新的發展階段。
“AIGC可能和5G移動通信網絡一樣,成為未來內容產業的基礎設施和高速公路。”浙江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金更達表示,AIGC會重塑出版方式和出版業態。出版業要積極擁抱AIGC,每一家出版單位都要強化技術,重視出版內容資源的數字化,加強未來出版產品和應用的研究,提升人才隊伍AIGC素養。
推進全產業鏈跨界與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下,全產業鏈的跨界與深度融合成為出版業未來發展趨勢。這也意味著出版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紙張和印刷,而是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更為廣闊的領域拓展。這種融合不僅帶來出版形式的創新,更推動了內容生產、傳播、消費等全鏈條的變革。出版業不僅要為讀者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內容產品,更要通過跨界合作與深度融合,打造全新的文化生態和產業鏈。
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副秘書長宋海濤表示,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積極推動傳媒出版領域的AI融合,推出了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近年來,許多獲獎項目都是關于AI跨界融合的項目。同時,協會成立了出版融媒體技術分會,積極推動出版融合高質量轉型。
面對數字化浪潮的來襲,上海辭書出版社近年來積極融入變化,打造了“聚典數據開放平臺”,目前已經有近6000萬名用戶使用。上海辭書出版社副總編輯童力軍認為,隨著大模型時代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對內容生產方式、編輯工作內容等都帶來巨大提升,出版業要積極擁抱這一浪潮,做出實實在在的產品。
“我們打造了三刊一報、一出版、一平臺、一基地、一發行的全媒體矩陣。同時積極同數傳集團進行合作,利用RAYS平臺改造傳統出版物,取得了顯著成效。”遼寧教育學院愛德傳媒集團總編輯、編審王曉虹表示。
作為文化數字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中國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規模近年來持續增長,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數字技術正不斷助力出版單位提升出版效率和質量。
據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堅介紹,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與數傳集團合作,目前正在推動出版融合產品收益權的掛牌交易,為出版融合產品提供一個變現渠道。經過多年發展,出版融合產品通過平臺進行掛牌交易的金額已經達到數億元。
數傳集團副總裁、首席運營官陳旻麒表示,在AI時代,編輯人員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更為簡單,人工智能也將進一步提升內容的品質。在助力出版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數傳集團主要是聚焦兩端,一是在編、印、發過程中去提升出版效率;二是在服務讀者時,通過智能閱讀服務數字人“書小二”等產品幫助讀者提升閱讀效率,并提供一些數字化服務,給出版社帶來收入上的增量。
對于AI是否能徹底替代人類勞動,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執行董事(社長)、黨委書記、總編輯宋強表示,不管AI發展得多高級,都不會進行復雜的哲學思考和觀念探索。人的主體性、理性和前瞻性,AI無法取代,至少在目前發展階段是如此。出版從業人員一方面要明晰AI在出版領域的應用場景,積極探索嘗試;另一方面對AI使用的邊界要高度清醒,保持理性判斷。
科技創新助力出版行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出版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當前以AIGC為代表的數字化浪潮不僅改變了傳統出版物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更是深刻影響了出版業態的整體格局。越來越多的傳統出版企業正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華麗“蝶變”。
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積極探索數字化發展道路,聚焦智慧地圖、版圖教育、數字教育、融媒體驗等創新成果,在融合出版領域形成了一系列新成果、新產品、新服務。
中國地圖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張學鋒表示,中國地圖出版社近年來通過產業鏈跨界融合驅動行業革新,為用戶提供了多樣化的地圖服務,例如衛星影像圖、VR和AR地圖等,以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地圖出版社采取了以技術、服務和內容為驅動的三條融合發展路徑,通過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拓展圖書資源的內容價值。
在出版融合發展中,數據要素的力量也不容忽視。今年5月28日,數傳集團打造的“現代紙書”融合出版物通過《上海數據交易所數據產品登記規范》的審核,獲得《數據產品登記憑證》。
數傳集團高級財務總監孫莉表示,數據資產入表對于出版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幫助出版社提升資產價值,推動數據資產在資本市場的變現和應用。數傳集團接下來也將和專業機構深度合作,共同為出版單位賦能,實現數據資產入表、數據資產交易等多元化服務,共同打造出版融合產業數據資產管理的良好生態,打造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數據資產要素的應用場景。
編輯:張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