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編輯冷翠華
儲能電站和儲能電站可以儲存多余的電,并在需要時發出。因此,它們被親切地稱為“超級充電寶”。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如何護送這些“超級充電寶”?保險業的參與對中國的能源戰略有什么意義?
12月3日,中國保險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正式發布《抽水蓄能電站保險風險評估指南》、《電化學儲能電站保險風險評估指南》(以下簡稱《兩項工作指南》),進一步強化保險在相關領域的“風險識別、風險管理、風險保障”功能。提高儲能電站保險風險保障水平。
繼2019年發布《核保險風險評估指南》兩項工作指南、2023年發布《發電企業保險風險評估指南》后,保險業繼續推進電力行業保險風險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標志著保險業協會基本建立了主要發電儲能領域(核能、燃煤、水力、光伏、風電、抽水儲能、電化學儲能)保險風險評估的自律規范體系。對保險業更好地服務國家能源具有重要意義。
形成全景保險風險圖譜
行業專家表示,抽水儲能和電化學儲能作為最重要的儲能方式,可以為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利于促進新能源的大規模、高比例消耗,確保新能源的高質量發展。
《工作指南》梳理了20多類風險因素,首次形成了儲能電站全景保險風險地圖,明確了儲能電站建設運行期的核心風險及其評價依據,統一了保險業對儲能電站風險的認知標準,提高了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同時,通過對儲能電站潛在風險的綜合識別和準確評價,為該領域保險產品的創新研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促進了更符合細分需求的保險產品的創新設計。另外,兩個“工作指南”也有助于實現全面規范的承保流程和專業合理的增值服務。
PICC財產保險黨委委員、副總裁董曉朗表示,兩項工作指導可以促進風險減少服務的標準化、在線和智能化,指導保險公司建立統一的風險調查和指標模型,幫助實施在線平臺管理和風險減少服務的動態控制。同時,通過綜合分析和評估儲能電站的建設和運行風險,指導保險公司提供風險管理和防災減少的專業建議,建立風險減少服務閉環,有效提高儲能電站的安全管理水平。
從保險業的實踐探索來看,據鼎和保險董事長、黨委書記鄭天介紹,鼎和保險在承保的300多個電化學儲能電站中,選擇了典型的電網側儲能電站和工商儲能電站試點應用《電化學儲能電站保險風險評估指南》,取得了顯著成效。
更好地服務國家能源戰略
在全球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和中國“雙碳”目標的推動下,保險業與能源電力系統緊密相連。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新型儲能應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2030年實現全面市場化發展,新型儲能在促進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鄭添認為,中國新型儲能產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巨大增長的背后,是儲能產業對金融保險的巨大需求,也是對保險業風險減少管理能力的深度考驗。《電化學儲能電站保險風險評估指南》明確了風險評估的范圍,提出了標準化的評估框架和程序,前瞻性地展望了儲能技術的發展及其潛在風險,填補了保險業儲能領域的風險評估空白,為保險從業人員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對電化學儲能電站進行風險評估。
英大財產保險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顯亮表示,保險業將更加注重抽水蓄能容量損失補償、電價波動、電碳融合等場景,開展創新產品研發和創新服務研究,努力為抽水蓄能電站提供更全面、更準確的保障服務,充分展示保險價值。
張進一步表示,由于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時間長達6-8年,單一目標保險金額高達100億元,項目風險相對較高,保險公司無法承擔,因此,必須聚集整個行業直接保險公司承保能力,充分發揮再保險合同和臨時保險支持體系的作用,為抽水蓄能電站提供完善的風險分散戰略。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