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18點55分。”在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的一個社區,盲人鄭建偉家的人工智能語音助理響起。他走進研究,熟練地打開電腦,把外部鍵盤放在腿上,一次敲擊鍵盤。”19點,一切都到了嗎?我們現在正在上英語課。”
如果不是電腦持續的AI讀屏聲,很難知道他是盲人,學英語和教英語更令人驚訝。
2006年,鄭建偉畢業于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成為一名針灸醫生。”這對我周圍的人來說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我不這么認為。誰說盲人靠按摩和針灸謀生?”
鄭建偉想攻讀研究生,但當時中國沒有盲人研究生學校和專業。當時,鄭建偉計劃準備雅思考試,出國留學。
考雅思需要掌握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這對鄭建偉來說絕不容易。他首先擔心的是如何找到雅思備考材料的盲文?
2009年的一天,鄭建偉在重慶圖書館向管理員表示感謝。他在網上購買了電子版的“新概念英語”,尋找可以打印盲文的機器,最后在重慶圖書館找到了一臺盲文雕刻機。
鄭建偉摸著牛皮紙上密密麻麻的凸點和凹點,開始自學英語。每學一個單詞,都要先“摸”字母,然后在心里拼寫。
作為西南地區第一個雅思盲人考生,他三次進入雅思考場,最終得了6.5分,這意味著他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英語”。
“盲人試卷的難度和普通試卷一樣,但內容被盲文取代。”面對翻譯成近100頁的盲文試卷,鄭建偉花了12個小時回答問題。為了回答閱讀理解問題,他必須先“觸摸”全文,然后“觸摸”問題,然后把問題帶到文章中找到答案。
2013年,鄭建偉前往英國攻讀埃塞克斯大學碩士學位,是同屆唯一的中國盲人學生。
“出國留學最大的收獲是,我驗證了一個假設,讓殘疾人和健康的人在同一環境中接受綜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說,人們需要融入集體,如果他們總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們就會限制自己的視野。
2021年,鄭建偉開設了“鄭老師英語公益班”,為視障兒童免費輔導英語,一直堅持到現在,已經輔導了數千多人。
“我教他們英語,希望視障兒童能更自信,更好地融入社會。”鄭建偉回憶說,他教的學生中也有來自普通學校的低視力兒童,他們通常不善于與人交流。
“這樣的孩子很難打開他們的內心世界。”為了幫助他建立信心,鄭建偉用英語作為“鑰匙”,教他聽、說、寫。”最后,孩子在課堂上獲得了英語第一名,成為了課堂上的英語讀者,并對與他人交流更有信心。”
“我認為未來將是一個無障礙的世界。”鄭建偉說,他早年學習英語遇到的困難現在不是問題。”有大量的英語盲文教科書,越來越多的學校可以招收盲人研究生。”
隨著教育體系的完善、技術的進步和社會保障的加強,盲人可以更方便地學習、工作和融入生活。鄭建偉期待著,隨著技術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也許有一天,盲人可以重獲光明,真正看到世界。
(中新網)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