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雙重語境下,大宅設計如何實現功能與美學的迭代升級?4月28日,紅墨斗獎中國大宅設計趨勢跨界研討會于方太理想城舉行。設計界頂尖大咖、行業媒體與跨界菁英,共同開啟一場關于設計標準重塑、人文價值回歸與設計范式革新的深度對話。
1、從廚房到人居,科技詮釋棲居詩學
“我們是否敢對用戶做5年或10年的回訪?”在紅墨斗獎大宅設計趨勢跨界研討會現場,方太集團副總裁、幸福廚居工作室創始人江毅的開場提問直擊時下設計中面臨的痛點,將全場思緒聚焦于居住空間的價值重構。
江毅以充滿詩意的表述勾勒出未來住宅的美好圖景。她認為,當代設計正步入 “幸福棲居” 的全新紀元,好的家應具備 “明亮、干凈、整潔、留白、小滿” 的特質,“開放式空間是趨勢,應讓用戶依據自身習慣自由布局與使用。”
▲ 江毅 方太集團副總裁、幸福廚居工作室創始人
主題演講 —《廚房進化中的棲居之所》
2、跨界翹楚,共探大宅設計新邊界
本次研討會聚焦于大宅設計標準、價值定義及設計創新等角度,直擊行業痛點。設計紀元創始人董嘉菲主持講解研討規則。
▲董嘉菲 設計紀元創始人
研討會現場嘉賓分成3個小組,分別由資深媒體人戴蓓、唐琳、賀潔女士作為組長,引導小組成員圍繞研討議題展開深入探討。關于未來的大宅設計,現場將碰撞出哪些前沿設計觀點?
▲跨界研討會上,嘉賓們分組研討
戴蓓
資深媒體人、《戴蓓 TALK》《獨 sir 家居》《一間漂亮的房子》創辦人
唐琳
「琳聽」自媒體主理人
創新設計聯盟秘書長
賀潔
米蘭設計周發起方INTERNI中文版《設計時代》資深媒體人、策展人
議題01
"功能場景的裝配式技術迭代與產品化實踐"
圍繞時下熱門的空間模塊化設計議題,嘉賓們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如何在個性化與標準化之間找到最優平衡點。
江毅
方太集團副總裁、幸福廚居工作室創始人
“我們在做用戶訪談時,不是問用戶要什么,而是去觀察,看用戶怎么生活,從他們的行為,才能判斷哪些設計是有價值的。”
唐忠漢
近境制作創始人/設計總監
“模塊化設計源于對真實需求的洞察,它與個性化并不矛盾。模塊化就像文字,作為設計元素,在統一基礎上,因需求差異組合出多樣表達。以廚房而言,我們不再局限于材料和設備配置,更希望留下情感的交互,讓家成為承載全家人幸福的所在。”
梁建國
制造·中創始人
“設計在前期還是最好是模式化,越模式化越容易做到更好,用戶拆改就少。生活方式的提前引導比什么都重要。”
陳 · 彬
ADF后象設計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
“真正的松弛感是回歸生活本質,把廚衛做好,把產品研發做到極致,其他不做,就是松弛感。”
黃全
維幾設計總設計師
“裝配式的價值之所以能夠體現,一定是在相對標準化的環境中,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和客群,做一些細分的模塊,這是未來的方向。”
孫華鋒
鼎合建筑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首席設計總監
“所有家電尺度要迎合家具尺度,色彩的可變性要和家居搭調。”
議題02
"大宅價值定義與精神場域構建"
針對豪宅的“奢侈感” 被 “稀缺性體驗”取代的爭議,嘉賓們展開深度思辨。他們結合經典案例,探討現代設計語言如何實現功能審美共生,塑造出大宅真正的價值。
梁景華
PAL DESIGN GROUP創辦人及首席設計師
“大宅是很多人夢想的居所,除了去風格化,更要具備個性化的呈現,必須要了解業主,聯動出業主的生活。”
莊瑞安
CCD 高級副總裁-設計總監-管理合伙人
“好房子的核心是舒適,包括功能、便捷度、收納、顏值、智能等。另外還要用生活方式個性化定制空間,體現大宅的價值。”
林學明
集美組總裁/設計總監
“房子的革命不是形式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精神場域的構建很重要,如果沒有文化追求,房子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王踐
CIDA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常務理事
“刻意營造空間情緒價值,并非人們內心深處想要的。設計不止美和用,更關乎如何抵達天真。
議題03
"好房子定義和本土化創新"
在討論環節,嘉賓們圍繞 “‘好房子’革命與迭代”、 “本土化創新”、“未來廚房設計”等議題進行更具開放性和延展性的討論。
曾建龍
GID 格瑞龍設計創始人&董事
“房子的迭代,一定要找到空間的精神場域價值,就是溫度;其次,迎合當下和未來的使用和社交可能性。”
趙江飛
方太工程產品GTM與市場部部長
“本土化的本質是對家的傳承,來源于文化自信,來自于我們強大的內核。”
賴旭東
年代營創室內設計有限公司總設計師
“高端廚電要隱形、去風格化,它才能包容所有的風格。美感層面的事要做好,把做飯變成令人愉悅的事。”
王俊
紅墨斗獎首席運營官、方太幸福家總監
“產品設計不僅要兼顧美觀和功能,更要為用戶引導出未來的生活方式。”
姚青
方太烹飪廚電產品線總經理
“廚房要具備美學與功能性,尤其功能要強大,同時還要潛移默化地引導用戶形成更具品質感的生活方式。”
李健
方太冰儲產品線總經理
“要做具有人文關懷的有度智能,不是為了做而做。一個家的精神場域一定是用戶自己構建起來的。”
3、共識與裂變,大宅設計的“破界宣言”
在熱烈思想交鋒后,研討會迎來總結環節。各小組代表依次匯報討論成果,其中既有對“好房子”定義的深度探索,也有對大宅設計的轉型思考。
唐忠漢總結發言
唐忠漢指出,模塊化應成為表達個性化的載體。同時,設計需秉持"適度留白"理念,通過平衡空間尺度感和功能性,讓生活中留下能夠被記憶的生活場景。
在設計本土化創新方面,唐忠漢總結道:"文化基因與生活習慣的差異決定了設計切入角度的多元性,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國設計亟需建立文化自信。” 應該更多強調中國當下,而不僅是中國文化和傳承。”
梁建國總結發言
梁建國在作小組總結時呼吁:"作為國內廚電行業的標桿企業,方太有責任也有能力發起行業白皮書的編寫工作,通過構建標準化體系為產業升級錨定方向。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探討高端住宅設計與廚電產品的融合與發展。”
梁建國強調,大宅設計更應關注那些 “看不見” 的部分,因為這直接關乎居住者的舒適性,而這正是當下大宅設計發展的核心所在。此外,還需重視設計與人工智能的融合。
陳 · 彬總結發言
陳·彬總結到,空間改造的落地與人文關懷的實現,離不開產品的支撐,而這一切更需要工業實力作為根基。方太有能力和義務主導行業標準的制定。
曾建龍總結發言
“一個好房子的創新,應該是讓使用者有系統感,如果光有外表光鮮但沒有幸福感,充其量就是一個盒子。” 曾建龍在總結時指出,好房子應該是與時俱進的,兼顧物質和精神層面的需求。在設計時,個性化要與標準化相結合,重視智能化在現代家居中的運用。
他同時強調,未來房子的迭代應建立周期性機制,使空間具備靈活變化的能力,并融入舒適性、個性化、藝術價值等要素。只有通過人的參與,家才能展現出更多趣味性。
設計,不僅是空間形態的雕琢,更是生活方式的革新,是人類對理想棲居的求索。當設計突破邊界、跨越領域,每一次思想碰撞都在為行業注入新的生命力。期待更多創意火花迸發,凝聚成重塑設計未來的磅礴之勢!
編輯:金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