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7 日,第三屆紅墨斗獎終審會如期舉行。由陳?彬、黃全、林學明、梁建國、梁景華、孫建亞、孫華峰、王踐、曾建龍等設計界領軍人物組成的評審團齊聚現場,對入圍的百余套設計佳作展開現場終審。墨斗為尺,丈量“中國之美”的無限可能;匠心獨運,再探設計新境的當代演繹。
致敬匠心,“尋美”步履不停
紅墨斗獎發起人、方太集團副總裁孫利明上臺致辭,闡述紅墨斗獎設立初衷與行業愿景。"當家居空間成為心靈港灣,設計便成了連接文化與生活的橋梁。"孫利明強調了紅墨斗獎在鼓勵創新、挖掘中國設計之美方面的不懈追求。未來,方太將持續推動中國設計發展,讓東方美學智慧照亮幸福人居未來。
方太集團副總裁、紅墨斗獎發起人孫利明致辭
從數據到足跡,解碼中國設計新風向
紅墨斗獎首席運營官、方太幸福家總監王俊揭曉本屆大賽的參與情況。據相關數據統計,本屆紅墨斗獎自啟動以來,參賽設計師達2400余位,參賽作品數達3700余套,覆蓋全國33 個省會及 141 個城市,賽事規模較往屆進一步擴大。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參賽設計師呈現明顯年輕化特征,90 后設計師數量增長尤為突出,參賽地域也有下沉和擴延的趨勢。從賽道數據看,大平層設計作品占比超過 40%,成為本屆主賽道中最受關注的設計方向。
紅墨斗獎首席運營官王俊匯報大賽數據
與此同時,紅墨斗獎通過論壇、展會、墨斗會等多元線下活動,深入全國各地城市。其中,百人規模墨斗會在全國舉辦超過70場,策源中國設計力量。
“尋美”之旅,與時俱進。第三屆紅墨斗獎不僅在賽制賽道上進行升級,評審流程也新增了復議環節,紅墨斗獎獎項承辦方、設計紀元創始人董嘉菲介紹評審規則,并現場演示評審流程。
設計紀元創始人董嘉菲發言
多維“鑒”美,現場金句閃耀
評審環節緊張而嚴謹,評委們從創新理念、功能規劃、藝術人文、可持續發展四大維度出發,對入圍終審的作品展開多視角評審。
評委們現場給入圍作品打分
在復議環節中,針對部分存在分歧的作品,評委們繼續開展思辨,從不同角度闡述觀點,分析作品的優勢及可提升之處。現場,評委不僅對作品做了專業點評,更對紅墨斗獎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期許。
評委精彩發言
林學明:“我們要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空間里要有溫度,要有情感的傳達和溫馨的感覺。”
梁建國:“設計是給人用、給人住的,更多的是考慮到生活的方便性、科技性的迭代,而不是造型上的創新。”
梁景華:“ 我們要多融入生活,多觀摩不同的事物,沉淀下來去揣摩每一個細節,把控軟硬裝搭配的關系,去成就每個作品之間的不同。”
孫建亞:“ 希望有機會能聆聽設計背后的底層邏輯,甚至接受設計師的反駁,評委可以和設計師有線下深度的交流。”
王踐:“家居需要一定時間的沉淀,把空間做的漂亮相對簡單,但貼合業主的生活方式更為重要。如果能融入時間的概念,允許作品在入住半年至一年后呈現真實生活狀態,或許更有意思。”
黃全:“今天掌握的技術和經驗,可能明天就被另一種方式代替。所以,我們要時刻回歸從零學習的心態和狀態。”
曾建龍:“作為設計師,我們要通過預判來策劃一場新的設計運動,這場運動就是我們構建整個空間的一個目標值。”
陳·彬:“在職業初期,設計師可以在某一方面不斷精耕,不斷挖掘深度,帶動整體提高。”
孫華鋒:“好的作品首先要有生活態度,第二要有松弛感,第三是要把設計手法不露痕跡地融入生活。”
智慧廚居零距離,方太黑科技驚艷亮相
評審之余,評委一行來到方太展館參觀,深入了解方太企業發展歷程、企業文化體系,并沉浸式體驗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及方太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帶來的現代智能廚電魅力。
評委一行參觀方太展館
荔枝素有 “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 的特性。然而,在方太全嵌冰箱的氮氣保鮮艙中存放數日后,荔枝依然色澤鮮艷、清香撲鼻。
評委現場體驗方太高端全嵌冰箱保鮮科技
評委現場體驗方太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的遠洋氮氣保鮮科技。作為空間美學的踐行者,孫建亞現場感受方太高端全嵌冰箱的極簡美學設計。方太高端全嵌冰箱外觀摒棄繁復裝飾,以簡潔流暢的線條勾勒出極簡輪廓,為整體空間提升了高級感與精致度。
評委現場感受方太高端全嵌冰箱極簡美學
語音控制,煙機緩緩調節至最合適的高度;食材入鍋,克重數據即刻顯示在電子屏上。評審們現場體驗方太集成烹飪中心睿隱系列的“黑科技”,它不僅能精準識別用戶身高與炊具類型,自動升降至最佳工作高度,實現 “全空域控煙”,還能將蒸烤箱產生的煙汽吸走,實現“蒸汽后排不撲面”。
當工作人員啟動排煙演示功能的瞬間,裊裊升騰的水汽精準匯入黃金控煙區,全程未見絲毫逸散,令平時喜愛烹飪的梁建國老師驚喜不已。
評委現場體驗方太集成烹飪中心
經過多輪嚴謹評選,第三屆紅墨斗獎評審工作已圓滿收官。哪些作品能夠脫穎而出?哪些創意將定義行業新高度?最終榮耀究竟花落誰家?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場設計盛宴的最終揭曉!
編輯:金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