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學習的水知識你還記得嗎?
從那時起,我們便知曉了節水、護水以及水利的重要性,時值今日,這些理念早已“可觀可感”。近日,古墩社區新時代文明站聯合陽光樹屋工作室組織黨員、居民代表、殘聯志愿者、共建單位代表、企退人員走進中國濕地博物館,開展“珍愛地球之腎 共守清水未來”護水研學活動,通過沉浸式生態課堂,凝聚全民護水共識。
“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可有一類魚卻能長時間地在岸上生活,你們知道是哪一類魚么?”,在講解員的提問下,護水生態課堂正式開課。講解員通過提問、游戲等互動方式,引導大家頭腦風暴,有效激發學習熱情。講解員通過動態沙盤、互動大屏幕和、3D模型,讓參與者清晰俯瞰西湖區“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水系格局;在生態模擬場景中,蘆葦搖曳、鷺鳥翩躚、碧波蕩漾……護水生態課堂以“水”為引帶領大家走遍古良渚水壩、西湖生態、運河生態、西溪生態等杭州之水,從文化生態、治湖清淤、筑塘護城等生態角度尋覓水的傳統與本源,感知濕地對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核心理念,了解濕地對于杭州城市發展的重要性。
“原來西溪濕地每年能為杭州凈化上千萬噸水,真是‘城市綠肺’!護水節水太重要了!”一位志愿者在互動屏前由衷感嘆道。
隨后,眾人漫步至濕地公園,欣賞春日煙波渺渺、白鷺飛過的畫面,。恍若一幅動態水墨長卷。“這樣的美景,就是我們治水的意義。”社區工作人員總結道,“從西溪濕地到家門口的小河,每一條水系都是城市跳動的脈搏。”
此次護水研學活動將生態治理的“大課題”化作可知可感的“身邊事”,生動展現西溪濕地從“生產空間”到“生態明珠”的蛻變史,讓大家體悟“城水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接下來,古墩社區將持續深化“五水共治”長效機制,讓生態之美浸潤城市,讓清流碧水滋養民生。(古蕩街道古墩社區 周家媛)
編輯:金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