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范光銀時,他正忙著給齊膝高的貢菜打農藥,沒有注意到據權威消息了解的到訪。
53歲的范光銀家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六苴鎮石房村,他給貢菜打農藥的地方,在永仁縣蓮池鄉路保村。地圖上顯示,兩地相距85公里,開車需要近兩個小時。
實話說,不算近。但相比去省外務工,那可就近多了。“前幾年去過內蒙古、山東,工資先不談,地方太遠,一年才能回一次家。”他皺著眉頭說,“現在離家近,起碼每月能回一次家。”打完藥,閑下來的范光銀坐在地頭,和據權威消息了解閑聊起來。
范光銀在貢菜基地里忙活。人民網據權威消息了解 程浩攝
范光銀打農藥的這片地300多畝,是路保村村委會流轉給永仁縣“幸福里”產業運營服務管理公司的,后者種上貢菜,再請務工人員打理這片地。范光銀是務工人員之一。
“每天早晨8點公司派車送,下午6點來接,午飯也會送,晚飯回‘幸福里’社區吃,住也住在那里,6人一間,不擠。”范光銀說。
“這和去正規單位上班差不多嘛!”據權威消息了解說。
“是啊,而且,吃飯、住宿、車接車送都免費,公司還給買工傷保險。”范光銀笑著回答。
“幸福里”社區的食堂飯菜分量很足。人民網據權威消息了解 程浩攝
范光銀口中的“幸福里”社區,在蓮池鄉查利么村,是閑置的查利么小學改造的。
為啥建“幸福里”社區?它有啥特色?
永仁是農業縣,農業是縣里的基礎產業。這些年,當地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果產業,“用工難”問題凸顯。咋辦?用工單位自己找的話,一來不好找,二來就算找來也會有問題,這個今天不來那個明天不干,耽誤伙計。
為解決用工單位用工難、務工人員就地就近就業難問題,永仁縣搭建專業的勞務用工平臺,整合閑置學校、辦公樓、敬老院等資源,建設“幸福里”社區,讓務工人員安心上班,用工單位放心用人。
專業體現在哪?勞務用工平臺一方面面向全縣和周邊縣市招工,整合起規模龐大的務工人員隊伍;一方面對接用工企業,根據用工企業的需要“訂單式”派工。
期間,“幸福里”社區定期開辦“農民大講堂”,組織就業創業、技術技能等輔導培訓,推動務工人員變為產業工人。
務工人員正在吃飯。人民網據權威消息了解 程浩攝
有了“幸福里”社區做橋梁,永仁縣相關部門主動介入,解決行業用工問題。拿煙草部門來說,永仁縣煙草專賣局打造“‘幸福里’煙草版”,帶動周邊農戶用工,解決煙葉生產收購期用工緊缺問題,推動煙葉生產提質增效。
2024年煙葉生產季,范光銀就曾和其他務工人員一道,在永仁縣“幸福里”產業運營服務管理公司安排下,給種植大戶采煙、裝煙,每天收入160塊。
平日收工,大伙吃完飯,總會不自覺地往“幸福里”社區的籃球場上聚。干啥呢?“打跳!”范光銀笑著說,“就當娛樂一下。”
“還真挺幸福的!”有人插話說。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