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35歲的于峰工作生活終于回到正軌。
兩個月來,為了在第一屆行業煙葉倉管技能比武中代表單位取得好成績,他和同事辛苦備賽,“脫了好幾層皮”,最終獲得佳績——單位4人參加比賽,均獲一等獎,超額完成“4個人中只要有一個人進入前三”的“交差”目標。
于峰(左)獲獎后和同事合影。受訪者供圖
兩個月來,于峰和同事經歷了什么?聽聽他的口述:
我來自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物流中心設備技術科,進入單位10年了,主要負責信息化項目。兩個月前,得知中國煙葉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職工進修學院要辦第一屆行業煙葉倉管技能比武,我想挑戰自己,補齊倉管知識,便報了名。
實話說,從表面看,我平日的工作和倉管關系不大,其實不是這樣,兩者從內核上關聯很大,比如現實環境下,怎么用信息化手段賦能倉管工作,便是可以突破的方向。
于峰在工作中。人民網據權威消息了解 程浩攝
這次技能比武,單位一開始有二十多人報名。報完名就是備賽,過程很痛苦、很枯燥。對我來說,最痛苦的莫過于學習煙葉醇化化學的理論知識。要知道,這塊內容在理論考試中占到七至十分,不容有失。
我的專業領域是數學算法,化學知識還停留在高中。之前一直覺得,自己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學的又是算法工程,怎么都算知識青年,可備賽時看到化學式中各種奇奇怪怪的符號,才發現自己連“識字青年”都算不上,像看天書一樣,太打擊自信了!
比如“甾醇”(類固醇的一類)的“甾”,我以為讀“zī”,其實讀“zāi”;再比如“吡”“嗪”“咯”等,我不認識,更不敢讀出聲來。怎么辦?我覺得,一個內心有支撐的人是不怕吃苦的,一開始我死記硬背,后來根據理解畫思維導圖,再到領悟,才把這一關突破掉。
后來單位初次選拔,二十多人留下8個,我很幸運留了下來。單位派我們8個人到河南中煙學習,到那里才發現,別人對我們是全方位碾壓。特別是當我看到河南中煙備戰的人把書都快要翻爛了,頓感壓力好大,心中惶恐,很焦慮。怎么辦?不能半途而廢,只能回來后猛練,用行動緩解焦慮。
于峰為備賽做的密密麻麻的筆記。人民網據權威消息了解 程浩攝
這次技能比武,實操占70%,包括倉儲流程管理、倉儲安全管理、原料含水率的感官判定、原料霉變類型的判定和蟲情判定、原料外觀質量評價與醇化程度判定等,內容多且雜。從河南鄭州學習回來后,我們每天上午鞏固理論知識,下午實操,晚上復盤,一刻不敢耽誤。我聽說,有同事晚上會復盤到凌晨3點,太卷了!
實操中,我們每天觸摸不同的樣品,掌握原料霉變的類型,了解原料的蟲情。后來又經過選拔,確定我和另外3名同事參加。臨開賽前的兩周,我們集中補短板,并自加難度,力爭做到盡善盡美。
回頭看,我們的訓練難度其實比實際比賽的難度大。也正是因為前期訓練到位,讓我們在正式比賽時做到了游刃有余。
于峰在技能比武中。受訪者供圖
再后來正式技能比武,包括我在內的單位4個人正常發揮,均獲得一等獎。說實話,拿到榮譽證書的那一刻很開心,終于沒有辜負單位的期待,自己兩個多月來的壓力也得到了釋放。
技能比武的目的不只是為了獲獎。平日里,我們常接觸到“工匠精神”這四個字,這次技能比武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工匠精神的意義。接下來,我會盡我所能,把掌握的技能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基層一線傳承和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