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期而至,不僅滋潤了土地,也讓樹梢染上了新綠。天山南麓的春天姍姍來遲,卻更加生機勃勃地蔓延開來。在廣袤的田野上,一臺臺辣椒自動移栽機井然有序地行駛,留下兩行嫩綠的辣椒幼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雨后的土地格外松軟,一輛拖拉機牽引著辣椒自動移栽機緩緩前行。拖拉機上配備了北斗導航系統,駕駛員只需輕點啟動,車輛就能沿著地膜鋪設的壟溝精準行駛,無需人工干預。
"這款自動投苗旱地移栽機每天能完成約30畝地的移栽工作。"博湖縣本布圖鎮種植戶馬天輝介紹道。自從引入機械化栽種后,他家幾十畝土地的移栽工作僅需兩三天即可完成,不僅節省了大量人力,還顯著縮短了作業時間。
新疆焉耆盆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晝夜溫差大、無霜期長、日照充足,為農作物中紅色素的積累創造了理想環境。這里孕育出了以色素辣椒和加工番茄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產業。
據最新統計,博湖縣2024年的工業辣椒種植面積達到7.95萬畝,年產量達4萬噸。全縣已有12家專業從事辣椒加工的企業或合作社。相比上年度,每戶種植辣椒的農戶增收近3000元。"在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支持下,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目前,僅辣椒和番茄移栽機的保有量就達到了190多臺。"博湖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羅克曼·如則表示。
從傳統的手工移栽到全自動機械化操作,從人工駕駛到北斗導航自動駕駛,從人工采摘到機械化采收……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推動著各類作物耕種收的機械化程度持續提升。
"我們自2010年起開始研發這款機器,經過多次改進優化,如今已發展到第五代產品。"巴州一家農機制造公司負責人介紹,當前的番茄、辣椒移栽機實現了自動化作業:只需將苗盤放置在傳送帶上,夾苗裝置就能自動完成移栽工作,每行每分鐘可栽種160株幼苗。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田野上,現代化農業機械同樣繁忙地運作。先進的辣椒和番茄移栽機不僅大幅提升了種植效率,更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新疆特色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辣椒、番茄等加工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成為重要的富民產業和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