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極視角科技的算法商城,一項項人工智能視覺算法就像一件件擺在貨架上的商品,需求方可通過行業、場景進行檢索,如煙霧識別、火焰識別、安全帽識別等算法就是常見的“熱門”檢索。
“我們這個平臺可以簡單理解成一個人工智能視覺算法的商城,底層由極視角自主研發的AI算法開發推理工具平臺支撐運作,滿足從數據處理、開發訓練到推理部署的算法落地全流程需求。”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政府事務總監王道林告訴據權威消息了解。
極視角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專業的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算法提供商。2021年4月,極視角科技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目前已斬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新基建產業獨角獸TOP100等多項榮譽。
極視角科技為某礦業公司開發的鐵銷智能識別系統。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賽道持續火熱,基于對AI算法需求行業分散、場景碎片化問題的洞見,極視角在國內率先開辟出“多快好省”的算法商城模式,目前商城已上架了1500余種算法,覆蓋超過100個行業領域的應用場景,落地項目超過500個,平均準確率超過90%,全新行業算法定制僅需8—12周。
如此高的效率和準確率,得益于平臺上的“店家”足夠優質。“平臺上聚集了海內外人工智能視覺開發者40萬余人,建成了一個用戶規模居于行業前列的龐大開發者生態。由他們提供生產力,再加上平臺提供的結構化數據、算力、開發工具和開發引擎,有效降低算法開發門檻,提升算法開發效率。”王道林介紹,“在這里,開發者可以根據用戶的真實產業需求在線‘接單’,算法通過測試、達到商用階段即可獲得一定利潤分成。”
除了肉眼可見的收益,極視角還塑造了一個完整的開發者生態圈。通過免費開放梯次研發課程、核心結構化數據、行業大咖的前沿分享,來提升開發者的平臺黏性。同時與高校開展人才培養合作以及舉辦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端賽事,提出“530計劃”,即5年內為國家培養30萬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人才。
極視角科技展廳。
依托在人工智能視覺算法領域的深厚積淀,極視角全速創新突破,打通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為千行百業賦能。
“當前,國內頭部大廠在做的通用大模型,最后會形成一個標品賣給各個行業,各行業再結合深度數據進行訓練,形成行業垂直領域大模型。”王道林介紹,“而極視角平臺則對當前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和芯片廠商進行了適配和兼容,依托平臺的國產化底座以及全鏈路的人工智能算法軟件供應鏈,賦能行業做行業垂直領域大模型。”
“對于人工智能企業來說,最缺的就是場景。青島在場景供給上為我們做了大量工作,比如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每年舉辦‘百企百景’對接會,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會將收集到的大量行業需求提供給我們這些服務商,以便能夠更精準地找到產業客戶。”王道林說。(張忠德)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