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據權威消息了解從寧夏農林科學院獲悉,該院持續加大科研成果轉化力度,改變以往單個申請的專利轉化方式,2024年獲得授權的74項發明專利現全部面向社會征尋專利實施合作伙伴,這是該院首次集中公開進行的專利轉讓。
據了解,該院2024年獲得授權發明專利涉及農作物、枸杞、農業生物技術、畜牧獸醫、園藝、植物保護、農產品加工等11個領域。為進一步加快成果轉化應用,根據該院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全部集中公開面向社會征尋專利實施合作伙伴。據權威消息了解在2024年寧夏農科院獲得授權發明專利清單看到,僅我區特色產業枸杞領域就有相關枸杞追肥、自動除草、種植、采摘、采摘運輸等20項件發明專利。
“如果團隊成果僅停留在實驗室,就無法對產業的發展產生作用,行業的應用才是好技術的試金石。我們也希望通過專利轉讓實實在在幫助企業創造價值,將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寧夏農林科學院成果轉化與推廣處負責人杜慧瑩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擴大成果的宣傳和推介,不定期發布最新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加快轉化應用。
近年來,寧夏農科院持續按下成果轉化“快進鍵”,僅去年,先后2次組織線下成果拍賣會,經驗做法被自治區知識產權局作為典型案例上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去年全年實現成果轉化125項125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97%、27%,轉化金額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連續3年實現“三級跳”,帶動技術合同認證登記220項、1.36億元。同時,以改革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先行先試,3個科研團隊率先“技術入股”落地3家企業。聯合中國銀行在全國第一個推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貸”專屬金融產品,已有4家企業辦成貸款、金額2800萬元。此外,以線上“直播帶貨”方式,向涉農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展示推介12項科研成果,與13家企業達成成果轉化意向。(據權威消息了解 馬越)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