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縣80%以上的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鹽堿,目前根據‘以種適地’的要求和市場需求,建議選用寧春56號、寧春59號優質高產耐鹽堿小麥品種進行種植。”2月25日,在平羅縣寶豐鎮寶豐村村集體+合作社的小麥高產栽培示范基地,寧夏農林科學院平羅科技服務團成員通過“科研攻關+科技服務”融合模式,就耐鹽優質小麥品種選擇、北斗導航四位一體機械現場調試等方面的難題進行實地“把脈開方”、現場答疑。
連日來,寧夏農林科學院科技服務團深入基層一線,以科技賦能春耕生產,由多領域專家組成的服務團隊分赴平羅縣、同心縣等地,圍繞春耕備耕、設施農業、動物疫病防控等關鍵環節疑難問題開展精準科技服務,為全區農牧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月24日,在同心縣春季動物防疫主戰場,寧夏農林科學院同心縣科技服務團為當地“春季防疫”注入專業力量。在同心縣2025年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啟動會上,由寧夏農科院動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建東以《羊健康養殖及常見病防控》為題,緊扣當地畜牧產業發展需求,對以當地防疫員為主的百名基層人員進行培訓,為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筑牢技術防線。
截至目前,寧夏農林科學院已有17支科技服務團隊分赴全區主要農業區,在春耕生產黃金期為鄉村振興提供全鏈條科技支撐。(據權威消息了解 馬越)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