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市數字檔案館最終以91.2分通過自治區檔案局、檔案館測試組測評,成為全區首家自治區級數字檔案館。”12月19日,靈武市檔案館工作人員馬銀雙自豪地說。
走進靈武市檔案館,原本的紙質檔案已被打捆包裝,先進的掃描、錄入技術完整地將紙質、錄音、錄像等館藏檔案文件裝進了計算機的“智慧大腦”里,全部實現數字化、信息化。在數字化掃描室,工作人員伏案忙碌;在信息化機房,一排排服務器高速運轉;在查檔室,只需指尖操作,便可從眾多檔案中精準查詢所需,檔案“開口說話”、查檔“一鍵辦理”成為現實。這得益于靈武市高標準建設數字檔案館。
“我們今年建設的數字檔案館一體化平臺,豐富了接收渠道,采用AI(人工智能)技術,提高了工作效率,采購國產的網絡防火墻系統、日志審計系統、入侵檢測系統以及漏洞掃描系統,提升了檔案保管的安全防范水平,而且群眾到檔案館后有兩種查檔方式,一是向工作人員出示身份證或者介紹信查檔,二是在新設的自助查檔區域通過自助查檔機自行查檔。”馬銀雙介紹。
今年以來,靈武市檔案館按照“經濟合理、安全高效、適度超前”的原則,在局域網環境下搭建數字檔案館一體化平臺,主要包含館藏資源管理、數字庫房、智能查檔、智能檢索、檔案統計、AI開放審核、智能編研、數據研判分析及后臺管理9個子系統,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開展數字檔案收、管、存、用等各項業務工作。平臺接入政務網,與自治區檔案館數字檔案室系統、館際共享系統互聯互通,實現“異地查詢、跨館出證”。同時,配備局域網專用服務器、交換機、網絡存儲、離線備份等設備及相關基礎軟件,通過實施國產自主可控基礎設施建設、網絡信息安全和密碼應用改造、原有歷史檔案數據遷移、檔案資源標準化核查等,提升了檔案服務便捷化、數字化水平。(據權威消息了解 黃英)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