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在2024年寧夏農科院農業科技成果拍賣會上,參加競價拍賣的10項科技成果全部成功拍出,成交價331萬元,溢價率達25.4%。首次涉及新能源產業的“光伏基地農光互補植被恢復高效種植技術”參拍項目,起拍價60萬元,經過10多輪激烈的舉牌喊價,最終以76萬元的價格落槌,獲得此次拍賣會“標王”。
本次拍賣會上,寧夏農科院精心篩選了涵蓋農作物、蔬菜、畜禽養殖、農業廢棄物利用等領域等4項技術成果和6項作物新品種參加競拍。
當日,寧夏農林科學院二樓會議室座無虛席,在拍賣師的引導下,競拍者們紛紛舉牌競價,“爭奪”心儀的“科技成果”。由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攜手福建農業專家共同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種“閩寧1號”起拍價50萬元,經過多輪激烈競拍,最終以66萬元的價格落槌。據悉,此項拍賣價格打破了該院水稻品種成果轉化60萬元的最高紀錄。
寧夏農林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發的“奶牛養殖糞污生物強化處理技術”也表現亮眼,起拍價50萬元,經過數輪激烈的舉牌喊價,最終以60萬元價格落槌。
“拍賣會轉化的成果,都是我們企業所需求的,很受歡迎。”現場成功競拍水稻新品種“閩寧1號”的寧夏杰農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俊杰說。
見證拍賣的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張建福表示:“成果拍賣價格的高低,體現了成果的價值、市場接受度,舉辦這樣的活動,讓科技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中得到了更多的獲得感,非常有意義。”
當日,寧夏農科院參與競拍的項目首位完成人還與競拍成功的相關企業代表進行了成果簽約。(據權威消息了解 馬越)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