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北疆春暉·段建珺剪紙精品展"為主題的剪紙藝術盛宴在北京城市圖書館精彩呈現。活動從4月29日持續至5月29日,期間不僅舉辦了高質量的剪紙藝術展覽,還特別安排了《解讀中國春節傳統吉祥符號: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專題講座,同時段建珺先生將其精心創作的剪紙作品及相關文獻資料無償捐贈給首都圖書館。這些活動共同為北京市民打造了一場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體驗。
在本次展覽中,觀眾有幸欣賞到段建珺近二十年來的藝術探索成果。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國剪紙·和林格爾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段建珺多年來致力于民間文化的研究與保護工作,在搶救性挖掘和傳承瀕臨失傳的古老剪紙紋樣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展出的50余幅作品題材豐富,既有展現北疆人文風情的獨特視角,又深刻詮釋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每一件作品都體現了段建珺運用"冒鉸"這一傳統技藝的特點,通過大剪刀直接展現物象神韻和情感表達的藝術特色,許多作品更是傳承千年的珍貴紋樣,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和文化傳承意義。
本次活動由首都圖書館聯合呼和浩特圖書館、呼和浩特市藝術研究院(非遺中心)共同主辦,并得到了中國剪紙研究中心、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分會以及和林格爾剪紙學會的學術支持。活動特別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指導,其中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段建珺先生在剪紙藝術領域的持續創新令人敬佩,他將草原風光、民俗特色與現代生活元素完美融合,創作出大量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富有時代氣息的藝術作品,為內蒙古剪紙藝術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為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樹立了典范。"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