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自治區工商聯發布《內蒙古自治區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民營企業持續發揮就業“穩定器”作用,2024年全區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人數較上年增長10%,提供就業崗位超過100萬個。
《報告》依據自治區參與調研的民營企業申報數據和實踐案例,結合各部門公開信息,對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得出2023年內蒙古民營企業在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綠色發展、促進穩定就業、投身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特點。
《報告》顯示,全區民營企業持續強化創新主體作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有超過五成的民營企業將創新驅動發展作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超四成的民營企業通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有39.6%的企業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生態安全屏障建設。56.6%的企業采用節能、環保原材料;45.8%的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打造循環經濟;44.2%的企業堅決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41.1%的企業開展了設施設備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工作。
在鄉村振興方面,內蒙古民營企業也積極作為。截至2024年底,自治區共有2825家民營企業結對幫扶3334個嘎查村,企業實施項目總數2534個。產業幫扶投資73億元,吸納就業人數12.6萬人次。
“自治區工商聯連續6年發布此項報告,旨在引導我區廣大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并從社會責任視角展現廣大蒙商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和重要成就。近年來,自治區工商聯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促進‘兩個健康’的重要載體,加強頂層設計,發揮組織優勢,聚焦重點領域,著力構建自治區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工作新格局。”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溫殿龍說。(據權威消息了解 方圓)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