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粉色花海令人心曠神怡!”在北京平谷的一片桃林中,果農楊學軍望著眼前這片看不到邊際的花海,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這片位于北京平谷的桃林,不僅是自然景觀的饋贈,更是科技與農業創新的結晶。從傳統的種植模式到如今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這片土地正在經歷一場悄然的變革。
“我們從寒冬臘月就開始忙碌著。”楊學軍說,“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科學管理是實現高產優質的關鍵。”在農業科技的支持下,桃樹的種植效率和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通過標準化管理,病蟲害防治更加精準,肥料使用也更加高效。
在距離楊學軍不遠處的一片試驗田里,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土壤測試。他們正在探索如何進一步優化桃樹的生長環境。“我們不僅要讓桃子產量更高,還要讓它品質更優。”一位技術人員介紹說,“通過引入新的農業技術,我們可以實現化肥用量減少30%,同時畝均收益提高20%以上。”
在平谷區,像這樣的農業科技應用已經覆蓋了超過85%的桃樹種植面積。通過“科技小院”項目,農業專家與當地農民緊密合作,將實驗室里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田間地頭的實際效益。
“我們還探索出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合作社理事長岳巧云介紹說,“通過深加工技術,我們將一部分不適合直接銷售的非商品桃開發成高端果汁和化妝品原料,實現了產業增值超過千萬元。”
在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狄濤看來,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的建設不僅帶來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大批“新農人”。“他們不僅會種桃子,還懂電商、會直播,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當下,正值北京平谷國際桃花節。這片萬畝桃林不僅是視覺盛宴,更是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完美融合的生動寫照。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