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35個全國助殘日到來之際,北京市餐飲行業積極響應無障礙服務號召。4月28日,“北京市餐飲企業踐行無障礙服務倡議”正式發布,全市餐飲企業全面啟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并大力推廣《接待殘障顧客服務培訓手冊》,旨在進一步提升社會助殘服務水平。
近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及《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實施,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北京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法律是基礎,而關鍵在于落實行動,餐飲企業作為城市服務的重要窗口,應率先垂范,打造無障礙服務示范。
以全聚德前門店為例,該店年接待顧客約60萬人次。盡管殘障人士占比較小,但他們的用餐體驗一直是店方關注的重點。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何為這些特殊群體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已成為提升服務品質的關鍵項目。
自去年3月以來,在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中心的指導下,全聚德前門店進行了多項改進:優化店內設施與標識系統,重新規劃用餐動線,并加強員工培訓,提升對殘障顧客的服務意識。
全聚德前門店特別設置了無障礙用餐區,并提供盲文菜單。
在具體服務細節上,全聚德前門店采取了多項創新措施。例如,在餐廳入口臺階處安裝了類似地鐵站的無障礙電梯,方便肢體障礙者進出。店內專門設有無障礙用餐區,配備5張餐臺、20個餐位,并提供優先安排服務。
為更好服務于視障群體,餐廳特別準備了輔助餐具和盲杖夾等貼心小工具。同時,餐廳還制作了盲文菜單,方便視障顧客點餐。此外,無障礙衛生間也進行了適老化改造,確保使用安全便捷。
在服務培訓方面,《接待殘障顧客服務培訓手冊》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手冊詳細指導員工如何與不同類型的殘障人士溝通和服務,包括肢體障礙、視力障礙以及聽力障礙等群體的特殊需求。
北京烹飪協會表示,將在全市餐飲企業中推廣使用此手冊,并計劃將無障礙服務納入行業標準體系。同時,協會還發起了“北京市餐飲企業踐行無障礙服務倡議”,號召各餐飲場所張貼“歡迎導盲犬進入”標識,普及相關知識。
市殘聯也呼吁社會各界以餐飲業為起點,將無障礙理念延伸至教育、就業和文旅等多個領域,共同營造一個更加包容和諧的社會環境。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