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城區推出了一項創新舉措,旨在進一步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治理。作為“友好之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通過實施多元融合、服務提升和深度參與三大計劃,賦予“西城小哥”這一品牌新的內涵,并正式推出了“城市響應人”志愿服務項目。
在4月24日舉辦的“城市響應人”志愿服務品牌發布儀式上,西城區首次推出了“西城小哥”友好服務地圖。這張地圖整合了全區首批355個友好服務點位,主要分布在廣安門外、白紙坊、大柵欄、什剎海、新街口等區域。
通過高德地圖,“西城小哥”可以輕松實現友好資源的“一鍵導航”,并享受動態更新和全面覆蓋的服務。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也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作支持。
西城區建立了“區級部門聯動快遞外賣平臺企業”、“街道聯動網點站點”、“社區聯動新就業群體”的協同機制,實現了組織共建、人員共管、難題共解和資源共享。這種模式不僅優化了管理效能,還促進了全區快遞、外賣網點與轄區街道的全面結對共建。
為了進一步激發新就業群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西城區探索出了“職業優勢+治理需求”的雙向賦能路徑。通過梳理“西城小哥”融入治理的典型案例,開辟了平安守護、環境維護、文明倡導、品質推薦、民情觀察和助老服務六大應用場景。
西城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于家明在活動中表示,希望“西城小哥”能夠將志愿服務作為展現自我、回饋社會的重要途徑。他強調,各部門應以品牌發布為契機,聚焦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完善相關政策和服務措施,為他們參與志愿服務提供有力支持。
通過多方協作和創新實踐,西城區正在構建一個更加高效、和諧的城市治理新模式。這不僅提升了城市服務品質,也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