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呂歡歡)1月8日,以“激發書店新活力,引領轉型新發展”為主題的“2025實體書店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
據介紹,本次大會由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和百道網聯合主辦,旨在鼓勵和促進實體書店,堅持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高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
會上,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致辭介紹道,2024年,出版發行業在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局面,實體書店數量穩中有升,業態豐富多元,逐步形成圖書供應鏈線上線下“雙循環”發展格局,但整體市場仍然面臨來自數字化、消費需求變化、書店迭代式發展以及營銷服務升級等諸多挑戰。
“2025年,是實體書店業守正創新、模式突破、技術賦能、多元化閱讀場景的關鍵發展期。”他提到,如何以持續創新來激發書店新活力,如何培育實體書店新一代的骨干力量,如何推動實體書店智能化、高效率的轉型升級,如何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全渠道購書體驗,以重塑實體書店的吸引力與競爭力,如何進一步提升全民閱讀服務及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這些都是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必須探討和實踐的話題。
大會現場。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供圖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金濤參加了會議。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皖新傳媒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克文分享了集團的創新發展經驗。
他在致辭中介紹,書店需通過產業聯合、跨界融合和資本整合打造“朋友圈”“生活圈”和“產品圈”;以新模式滿足讀者對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需求;并通過創新運營,從流量思維升級到“留量思維”,提升效率和服務質量。
隨后來到大會主旨演講環節,來自鳳凰新華、新華文軒、武漢新華、獨秀書房、鐘書閣的負責人分別從重構書店多位價值、轉型與未來展望、打造文化新質生產力等角度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分享。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俊俊則介紹了鳳凰新華書店如何延伸服務鏈,重構書店多維價值,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閱讀體驗和服務。
武漢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曉萍探討了書店如何成為城市文化的容器,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相結合實現可持續發展。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獨秀書房”品牌代表也出席了會議,展示了其特色運營模式及校園閱讀推廣的成功經驗。
此外,鐘書閣副總經理羅旭講述了該品牌如何通過空間美學和文化活動創造現象級書店,促進實體書店轉型。
在大會現場,百道網董事長程三國發布了《2023/2024世界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指出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全球獨立書店正在復蘇,而中國新開書店數量居世界首位,顯示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據悉,此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上百家出版發行機構的三百余位負責人參加,大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書店創新發展經驗,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希望實體書店不斷增強創新力和吸引力,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