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3日,人民日報 (據權威消息,楊曦)據國家林草局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農業和農村事務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飼草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意見》明確了五項政策措施。一是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支持各地合理利用耕地、草原、農閑田、廢棄土地、果園縫隙、林地等土地資源發展飼料生產,力爭到2030年優質飼料種植面積1.35億畝,產量1.3億噸。二是大力推進“以種適地”,積極探索不同鹽堿區的治理利用模式。有序推進鹽堿荒地治理,分類推進鹽堿耕地改造升級,加強種地適應,積極發展鹽堿耕地種草。三是加強飼料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指導飼料生產,建設若干優質飼料產區,提高天然草原新鮮草的產量,提高飼料綜合生產能力。四是提高飼草種業水平,進一步推進草種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培育建設飼草種子科技創新平臺,加快選育和推廣一批高產高蛋白、耐鹽堿的新飼草品種,力爭到2030年飼草種子自給率達到75%。五是促進全產業鏈飼料的發展,構建全產業鏈飼料生產、加工、儲存、流通、銷售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飼料生產加工機械設備的研發應用,培育多個新的商業實體,積極發展促進商業流通的飼料產品,積極發展飼料訂單生產和專業服務,完善牧區防災減災飼料儲運體系。
《意見》要求地方發展改革、農業、農村、林草等部門加強聯系合作,形成合力。探索將飼料納入大型食品監測統計體系,建立健全飼料產業統計監測調查體系。逐步建立飼料生產和銷售信息發布機制。加強政策和財政支持,鼓勵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