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而勞務協作作為加強區域優勢互補、推動人力資源高效流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方式,是新時代共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抓手。近日,2024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召開,提出要健全機制,強化供需精準對接,推動高水平勞務協作,打造高品質勞務品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勞務協作是指企業與行業勞動管理機構,根據富余人員自身意愿和實際條件以及企業、行業勞務余缺情況,進行勞務交流和合作的一種形式。在這種協作中,雙方就勞務人員工資待遇、社會保險費繳納等簽訂相應協議,以保障企業富余人員的合法權益。開展勞務協作,主要是為了加強區域間優勢互補,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搭建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和企業的求職招聘對接平臺,共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省有較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近年來,全省打造勞務品牌122個,帶動近80萬人就業,涌現出呂梁山護工、榆社古建工等一批享譽全國的勞務品牌,在促進就業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圍繞培養新技術復合人才,山西深入落實“1+N”人才政策體系,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力度,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2500余人。新時代勞務協作,更需持續夯實協作基礎、提升協作質效、營造協作氛圍,培養新型復合人才,走出一條由自發到有序、擴容到提質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樹一個品牌、帶一片就業、富一方百姓、強一域經濟。
攜手搭建勞務協作平臺。應按勞務協作“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健機制、促長遠”總體要求和“政策融通、機制融合、信息互通、服務協同”勞務協作目標,進一步健全與京津冀、江浙地區及毗鄰城市間勞務協作體系,簽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跨區域勞務協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共同搭建勞務協作平臺,形成優勢互補共促就業局面,推動勞務協作提質增效。
線上線下推進供需對接。常態化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實現崗位需求互聯互通,形成有秩序、有規模、有保障地轉移就業機制,促進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積極宣傳相關地區招工引才政策、發布崗位信息,對接與我省勞務協作的當地人社部門,開展輸出地務工人員與重點用工企業在線勞務供需匹配,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系。不定期交換供需信息,開展精準崗位推送。開展“直播帶崗”“零接觸面試”等,滿足用人單位、求職者共同需求,實現勞務協作組織化、規模化精準對接。
提升素質強化技能培訓。把技能強省、技能富民作為基礎性、戰略性民生工程,繼續推動“人人持證、技能山西”建設,構建職業技能培訓、評價、競賽、信息管理四大政策體系和工作模式。實施企業用人點“菜”,政府培訓買“單”,對行業重點人群加強以就業為目的的訂單式培訓和項目制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職業技能培訓涵蓋全勞動周期,培訓人員年齡不設上限,有就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勞動力均可參加。培訓工種更加注重提升勞動者的就業率、取證率、增收率。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業牽引、政策激勵等職業技能培訓模式,不斷滿足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升需求。
多措并舉拓寬就業渠道。摸清外出務工勞動力底數,建立臺賬,動態監測,跟蹤服務。建立常態化、跨區域的崗位共享機制,加強點對點、閉環式轉移就業,抓好返鄉回流人員本地就業工作,促進勞動力、脫貧人口轉移就業。鼓勵通過勞務協作讓企業優先吸納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為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組織致富帶頭人赴京津冀、長三角等發達地區參加創業培訓,不斷拓寬勞動力創業思路,進一步輻射帶動更多勞動力積極投身到創業中來。(黃樺)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