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據權威消息了解來到大同市陽高縣牧友恒泰草業有限公司,一片片金黃的玉米映入眼簾,該公司員工正在不停地翻動著晾曬的玉米,院內還堆放著一捆捆打包好的牧草。該公司經理方學清告訴據權威消息了解,玉米和牧草都是公司幫托管農戶剛從地里拉回來的,按產量銷售后直接給農民打錢。
據方學清介紹,該公司2023年獲評省級農業生產托管優質服務主體,擁有價值3000萬元的拖拉機、收割機等各種農業機械,可以為農戶提供耕、種、防、收全過程服務。他說:“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在給企業帶來收益的同時,農戶種地的成本也下降了,真正實現了企業和農戶的雙贏。”
今年以來,大同市高度重視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出臺《大同市2024年度農業生產托管指導意見》,制定《大同地方標準——大同市玉米生產托管服務及質量評價規范》,根據耕、種、防、收四個環節,建立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周調度制度。截至目前,該市農業社會化服務范圍已經覆蓋所有縣區,服務主體企業達2000多家,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206萬畝,較上年增加52萬畝;服務小農戶數量達到21.9萬戶,較上年增加4.8萬戶。
如今,大同市的農業托管模式正由單環節托管向全過程托管發展。涌現出的陽高縣服務聯盟托管和渾源縣“農戶+公司+村集體經濟”全程托管模式,正在全市范圍推廣。而在擴大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領域中,山西恒興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當地農戶達成協議,采取統種統收、統防統治、統購統銷的“六統一”標準,服務區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與此同時,該市通過與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合作,引導公司、合作社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完成注冊,實現線上線下信息共享。目前,該市共注冊信息平臺管理員11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129個。在實現平臺監管中,鼓勵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項目的服務主體安裝GPS,從而實現動態監管、實時監控機械作業,及時統計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過程中,該市積極探索將新機具應用和新品種、新肥料等先進技術應用集成配套,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方學清告訴據權威消息了解,智慧化農機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該機械引進之后,從手機等設備上就可以實現對相關數據的直觀把握,作業過程將實現無人化,經營成本也將有效下降。(高劍艾 彭國強)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