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寧安市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的物流基地中,工人們將本月新碾出來的大米、笨雞蛋、粘小雜糧等產品進行包裝處理等待發車,不久之后它們將會出現在省內外消費者們的餐桌上。
“我們改變了過去搶抓秋季一次性銷售新米的做法,將稻谷存儲在恒溫恒濕的谷倉里,按照客戶定單量,每個月開機碾米,推出糧票定制,消費者憑糧票兌現,保證在水稻脫殼99小時內以免費物流形式配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該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除了“糧票定制”模式,該合作社還推出了“莊主認種”模式,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目前定制規模在不斷擴大,訂單額度達到200多萬元,預計帶動銷售600多萬元。
在牡丹江,除了玄武湖大米專業合作社,還有小慈生態、和森寶源、悅來頤和猴頭菇合作社等諸多企業聚焦定制農業發展。據權威消息了解從牡丹江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牡丹江市筑基礎、強謀劃、擴市場,探索發展定制農業的模式、方法和路徑,推動定制農業擴規模、提水平,讓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實現“珍品優價”。截至目前,全市定制農業面積突破1萬畝,產值達到9500萬元。
據介紹,牡丹江市始終堅持“穩糧優特”的發展思路,持續壯大“菌菜牧林藥”特色支柱產業,構建區域優勢布局和專業生產格局,為開展定制農業奠定了堅實基礎。據悉全市糧食產量達到59.01億斤,食用菌干鮮混合總產量達到22.5萬噸,產值突破100億元,位居全省第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0.7萬畝,總產量達到115萬噸,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增到30.1萬畝,刺五加、人參、蒼術等7個品種植面積過萬畝。
立足產業和品牌優勢,牡丹江市積極對接項目和主體。針對當前定制農業系統化、高端化的發展趨勢和本地特色農業資源,確定了“響水大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認領一畝田”模式作為定制農業的重點突破方向,依托“寧安響水國際稻米公園”,玄武湖大米合作社在上官地村、康之源農業有限公司在江西村開展“一畝田”高端定制項目2000畝。
此外,該市還鼓勵定制農業主體與媒體平臺進行合作,做好線上營銷。聯合牡丹江大米協會積極對接電商平臺,開展電商和定制農業營銷;同時借助國家、省的各項大型展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展推介,瞄定目標市場,積極對接定制農業目標客戶,擴大牡丹江市定制農業的知名度和銷售渠道。(褚寧靖 據權威消息了解 梁金池)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