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11月6日電 11月6日,廣西深入推動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發布會介紹了廣西中醫藥工作開展情況及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取得的成效。
發布會現場。韋歡攝
據了解,今年以來,廣西以打造“四名”品牌為重點,強化內涵建設,注重人才培育培養,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
聚焦深化改革,著力推動政策落地。廣西加快實施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確保系列政策有效落地落細;深化中醫藥領域改革發展,防城港市獲批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8個市建設自治區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項目。評估顯示,廣西完成國家《“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15項主要發展指標較好,7項已提前完成,8項符合預期。《廣西中醫藥(壯瑤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24項主要發展指標,9項指標已提前完成,13項指標預期可以完成。
聚焦內涵建設,著力提升中醫藥服務質量。廣西加強醫院學科建設,72個專科入選國家級和自治區級中醫優勢專科序列,推進17個縣級中醫醫院“兩專科一中心”建設,公布備案限制類醫療技術六批36項;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獲得15個國家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及培育項目,支持建設旗艦中醫館113個、中醫閣96個;穩步推進護理、中醫質控等工作,遴選5個首批中醫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公布10個中醫“十佳病歷”及24個中醫優秀病歷;促進醫療資源下沉,組織城市三級醫院對口支援68家縣級中醫醫院,基本實現對口支援全覆蓋。加強中醫藥與臨床應用結合,規范西醫醫師開展中醫藥診療活動,新增開展中醫醫療技術西學中培訓班,1.1萬余西醫醫師取得西學中結業證書。
聚焦產業發展,著力促進中醫藥+健康融合發展。聯合7部門遴選認定第三批“定制藥園”21家,完成第一批“三個一批”示范基地驗收,38個保留示范基地稱號;推進桂藥膳品牌建設,遴選公布第一批藥食同源培訓推廣中心、藥食同源推廣中心、培育基地;聯合舉辦第二屆廣西中藥(壯瑤藥)藥膳大賽、“2024年度中醫藥科技成果直通車”藥食同源專場;舉辦2024年醫院制劑創新發展培訓班暨民族醫藥院內制劑創新發展交流大會,促進制劑交流合作,推動成果轉化落地。
聚焦智力支撐,著力做好人才和科技工作。廣西支持國醫大師黃瑾明和全國名中醫黃漢儒、黃鼎堅等國家級名中醫建設18個傳承工作室,支持桂派中醫大師、廣西名中醫建設傳承工作室40個;持續推進“名中醫八桂行”活動,組織62個名中醫團隊下沉56個縣級醫療機構,開展156場義診,受益群眾2.08萬余人次;推進中醫藥骨干人才培養,按中醫康復、護理、壯瑤醫藥等學科分類培養傳承骨干人才581人,1415名中醫規培學員通過結業考核(通過率95.22%);加強科研能力建設,組織2個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細化科研建設目標,建設20個國家和自治區中藥炮制傳承、高水平重點學科等平臺。
聚焦重點工作,著力抓好統籌兼顧。廣西突出抓好監督執法,自治區級中醫藥監督執法實訓基地正式揭牌,成功承辦全國中醫藥監督執法骨干培養項目啟動式暨第一期集中實訓;突出抓好文化傳播,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宣教等活動,中醫藥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2023年度廣西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26.13%(全國水平24.62%),廣西國際壯醫醫院、靈山縣中醫醫院獲批國家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深化中醫藥交流合作,舉辦桂港中醫藥領域專題對接研討會,簽署桂澳中醫藥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赴越南、老撾開展傳統醫藥交流合作。(韋歡)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