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11月26日電(韋歡)11月26日,廣西市場監管部門推行有溫度的執法,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召開。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韋歡攝
發布會介紹,廣西創新推出“125678”工作舉措,實施了17份指導性文件、完善31項制度和措施,構建覆蓋市場監管全領域制度體系。目前,廣西市場監管系統編制辦事指南1.4萬件,服務經營主體10萬戶次,確立15方面共158項包容審慎監管措施,適用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案件累計1.9萬件,在提振廣西經營主體信心與活力,提升市場監管領域治理能力,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在強化隊伍建設方面,以“幫扶+指導”方式,有效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加強糾紛調解隊伍建設,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的知識產權糾紛調解組織35個、調解員153名,成功指導調解知識產權糾紛924件,調解成功率70.9%。新增ODR企業223家,在線處理消費投訴4569件。加強技術專家隊伍建設,組成計量技術服務隊73個,開展計量服務活動568次,減免計量檢定校準費用1295.37萬元,推進質量幫扶“提質強企”,幫扶企業62家。加強經營服務隊伍建設,建成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站點)165個,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質量服務11.1萬多次,培訓企業人員2.4萬多人次,幫扶解決技術難題1480多個,極大激發廣大經營主體發展活力。
在完善平臺功能方面,以“執法+服務”方式,全面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執法方面,優化12315投訴舉報平臺處置流程,接收并處理各類投訴、舉報、咨詢26.48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7億元。服務方面,健全“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題銀行”平臺,全區新設“個私主題銀行”服務網點42家,累計73家;構建線上幫辦代辦服務新模式,累計服務經營主體近10萬戶次。保護方面,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平臺,揭牌成立首批20個境外知識產權服務站;健全經營主體反映問題響應處置平臺,辦理工單30萬余件,按時辦結率超99%;完善信用修復平臺,累計修復經營主體信用信息17.5萬條。
在推行創新舉措方面,以“溫度+力度”方式,有效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行事前溝通服務舉措,堅持指導在前、服務在前、警示在前,以普法先行、行政指導等方式彰顯服務溫度。推行事中包容審慎執法舉措,堅持過罰相當、公平公正、綜合裁量原則,實施158項包容審慎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的不利影響。2024年查辦案件數量同比增長8%,罰沒金額同比降低5%,適用從輕、減輕、不予處罰規定的案件從2023年占比20%增至39%,從輕、減輕、不予處罰金額累計8768.74萬元。推行事后回訪制度,開展事后回訪工作,邀請行政相對人監督評價,對經濟困難的經營主體依法給予分期或延期繳納罰沒款,幫助企業度過困難期。加強對當事人的普法教育,幫助企業信用修復。強化重點涉企民生領域收費整治,今年來,廣西為各類經營主體和個人追回違規收費金額2192.8萬元,有效幫助企業發展。
下一步,廣西將堅持“執法為民,服務發展”的理念,持續推進有溫度的執法“125678”工作舉措,全力營造優良執法環境,更好呵護經營主體,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