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兩江新區的明月湖產學研合作基地傳來消息,其23號樓裝修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目前水電施工階段的工作由三名電工分工協作進行,包括開槽、預埋、固定和布線等工序。
新裝修的23#樓,已掛上“智能材料研究院”“交叉前沿材料研究院”兩塊牌子。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
在一樓大廳內,多個功能性平臺已經初具雛形。其中,超大一體壓鑄鎂合金車身被展示在大廳右側的展臺位置,彰顯了該區域的研發實力和未來方向。
與此同時,在不遠處的2號樓電池試制線也完成了主體建設工作。干燥房已搭建完畢,所有設備均已安裝到位,正在進行通電調試前的準備工作。
此外,基地內的7#、15#、17#和18#樓也在同步進行裝修施工中。
上述在建辦公樓未來將承擔明月湖實驗室的科研、中試、檢測及行政辦公等功能。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裝修后,科技檢測中心、輕量化材料與工程研究院等六個重要機構將入駐,形成"1個檢測中心+5大研究院"的研發創新體系。
這些研究機構各有側重:新型儲能材料與裝備研究院致力于開發新一代顛覆性儲能材料;輕量化材料與工程研究院專注于鎂合金等輕量化材料的研發應用;智能材料研究院則聚焦極端環境下的智能材料研發;材料大數據研究院以"數據+AI驅動"為核心推動材料創新;交叉前沿材料研究院關注納米材料、超材料等領域。
據了解,明月湖實驗室由重慶大學教授潘復生院士領銜建設。該實驗室旨在整合優勢科技資源,聚焦新一代顛覆性儲能材料等重點方向,目標是打造材料領域國際一流的創新高地和產業化高地。
自籌建以來,明月湖實驗室已取得安時級鎂離子電池等多項重要成果,并連續三年獲得國際鎂協"鎂未來技術獎"。同時,實驗室積極推動產業化落地:與寶鋼金屬達成《低成本鎂基固態儲氫》合作協議;世界頭部電池企業超威集團投資4億元開發鎂電池商業化產品。
編輯: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