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五十四團主辦的新疆第三屆油莎豆產業發展論壇暨產業推介會在圖木舒克市職業技術學院召開。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第三師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張國、中國農業大學原副校長張建華等20位專家學者登臺演講。
此活動以“產業推介、科技研討”論壇為契機,匯聚行業專家學者、院士、企業代表、媒體300余人參加,旨在提升新疆油莎豆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向社會推介新疆及兵團第三師油莎豆產業政策,提高市場認可度和投資合作吸引力。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在此活動中致辭
鄭新立在此活動致辭中指出,新疆三師五十四團興安鎮自2017年以來,每年種植油莎豆近2萬畝,占團鎮耕地面積近三分之二以上,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油莎豆種植示范基地。新疆油莎豆產業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廣泛推廣意義的經驗,就是“組織高度重視,干部愛崗敬業,職工積極勤奮,社會廣泛參與”。新疆建設兵團三師經驗,給全國油莎豆產業帶來新的啟示和希望,需要總結這些經驗,讓更多的油莎豆從業者分享經驗、堅定信心。
兵團領導在活動致辭中表示,油莎豆產業對于我國糧油戰略安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沙漠邊緣地區生態環境改善等具有重要意義,與兵團充分利用新疆光熱資源打造糧油供給基地、調整種植結構實現作物輪茬種植、實施防風固沙改善區域生態和發展“優”“特”產業增加職工收入實際情況相契合。自治區和兵團大力支持三師發展油莎豆產業,推薦五十四團申報并獲批國家級油莎豆農業產業強鎮,系統謀劃推動油莎豆產業發展。
兵團第三師領導在活動致辭中強調,在自治區黨委和兵團黨委的關心支持下,有各位專家學者的智慧賦能和企業家朋友的廣泛參與,三師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積極融入自治區“九大產業集群”、兵團七大主導產業和21條重點產業鏈,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因地制宜推進油莎豆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把“小豆子”做成“大產業”,把“土特產”變成“金飯碗”,在保障我國糧油安全和荒漠化綜合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李德發院士在活動中發表研究成果,表示油莎豆在飼料產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不僅具備極大潛力,還擁有獨特的營養價值優勢,他將帶領團隊針對油莎豆在飼料領域的應用技術進行系統性的科學研究與生產試驗,為油莎豆產業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本次活動發布多項重大研究課題,包括: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與兵團第三師黨校聯合開展的《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與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的“鄉村振興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公益項目”、新疆油莎豆產業研究院聯合高校共同承接的兵團科技局“揭榜掛帥”科研項目等。
本次活動中,新疆油莎豆產業研究院獲頒包括中國健康農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工作站、院士專家團隊科研服務站等,同時為20位專家顧問頒發聘書,這些舉措為新疆油莎豆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科技支撐。
簽約儀式環節,9家企業與三師五十四團簽訂投資合作協議。
據悉,三師油莎豆種植始于五十四團,油莎豆畝均產量由試種時的200公斤提高至430公斤,最高單產達到760公斤。油莎豆干草畝產由試種時的不到100公斤提高至350公斤。2024年三師與莎車縣合作開發6萬畝高標準農田,計劃用于建設油莎豆高產示范田并擴大種植面積產業化發展方面。三師經過6年實踐,探索出一條“油莎豆良種繁育規模化種植。6年間,三師油莎豆產業已串點成線、蓬勃發展,先后被授予全國“一村一品”(油莎豆)示范鎮、“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全國“三標一品”典型案例等等榮譽。
活動結束后行業專家學者、院士、企業代表一行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五十四團現場觀摩種植示范基地、品種實驗基地、油莎豆加工產業園區、油莎豆產業研究院,推介品鑒油莎豆堅果、啤酒、糕點等產品。
編輯:張子凡